第108章 开拍(第3/5页)

这是一个满分有1000分的角色,谢北杨终于可以把自己这些年的积累展现出来。

谢北杨刚刚又拍完一幕戏,这一幕的剧情也很简单,就是刘大力一边干着农活,一边背诵古诗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很明显刘大力把“灰”读成“飞”。

谢北杨从小就在平城长大,再加上家里和学校的训练,谢北杨普通话相当标准,之前闲来无事还专门考了一甲的证书。

而刘大力很努力用普通话朗诵着课文,却分不清楚“f”和“h”的发音。

这就是洪山镇人说话的习惯,之前谢北杨在体验生活的时候,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才掌握了当地的方言。

之前谢北杨刚来村里的时候,有事没事就跑去和村民们聊天。

一开始,村民们聊天他完全就是一脸懵逼的状态,只知道在一旁点头微笑,现在总算是可以和大家搭几句话了,好几个阿姨都想给谢北杨做媒。

秦砚很想秦砚看一看努力学习方言的谢北杨,一定会很可爱。

然而等他开始拍戏的时候,谢北杨已经能够操着一口流利的当地方言,和村民聊天了。

只用了2天的时间,就把刘大力在学校的所有经历全部拍完了。

这些经历是刘大力最美好的回忆。

刘大力每一次堕落、走向深渊的时候,秦砚都准备调用一些回忆进行对比。

人为什么会回忆曾经,因为曾经很美好,而现在很凄惨。

接下来才秦砚计划中电影的第一幕——刘大力退学的原因。

刘大力他们家很穷,父亲一直在城市里打工。

父亲打工得到的钱不多,好歹能够负担他们家的基本生活,再拼一拼,刘大力也能继续读书。

刘大力为什么那么爱学习?未来还会拍一个镜头,父亲曾经带着刘大力去他打工的大城市,刘大力看到过那遮云蔽日的高楼大厦,他从来没有想象过人类可以居住在那么高的地方。

这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出县城的刘大力来说,完全是心灵上震撼。

刘大力就下定一个决心,无论如何自己一定要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

可就是因为太拼命,刘大力的父亲受了伤,工地不要他了,也不赔钱,便回到了村子里。

一瞬间,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没了收入来源。

刘大力作为家里的老大,他必须要撑起整个家。

在和家里斗争了几次,看到自己弟弟妹妹无助的眼神,刘大力还是选择了放弃学业,回家种地。

为此,秦砚安排了一场哭戏,这场哭戏是电影里的第一个剧情爆发点。

刘大力在雨在哭泣的时候,在为他父亲感觉到痛苦,同时他也有一种预感,自己的人生,恐怕再也飞不起来了。

《生于淤泥》并没有完全按照原型当年的经历去写,王长勇已经给出了一个外表截然不同的故事。

为了让最后戏剧性冲突更激烈,剧本前期一直都在铺垫。

所以刘大力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十分沉默,他只是静静告别了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眼睛泛红,却没有哭。

刘大力肩负起了自己应该有的责任。

同样秦砚还是稍稍的改动了一个了剧情,同时也算是埋下了一个小小的彩蛋。

剧本中有一个老师对刘大力说出了自己的祝福,就是当年王长勇说的那些话,那些真挚而残忍的祝福。

这个老师全程就只出现过一次,秦砚居然选择了让编剧王长勇来扮演这个角色!

不少导演都会在电影中出境,但编剧出现的情况实在很少。

毕竟彩蛋就是要带给观众们惊喜,绝大部分的观众对于编剧是谁根本不感兴趣。

就算听说这部电影之中有编剧的彩蛋,谁多少人愿意去了解了呢?

但是秦砚还是选择了让王长勇出演,因为在他看来王长勇对于《生于淤泥》而言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