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马皇后(第5/8页)

虽说有句话叫做夫妻一体,但是同样也有一句话,叫做至亲至疏夫妻,再者说了,内务府已经不仅仅是帮着皇家解决日常用度的机构了,某种意义上,这已经是一个皇家用来调节大明经济的机构,甚至比户部更重要,因为户部只是用来分配财富的,并不直接产生财富。

所以,这就要求将来主掌内务府的人要有开阔的眼界,有那等将钱财视作是数字的心,要懂得取舍,别的不说,起码要能把持得住自己的心!

朱标的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儿,舒云见过几次,是个好姑娘,朱标也没有不相信常家的教养,但是老实说,这个姑娘如果是作为一个太子妃,或者是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皇后,那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真要是接手舒云手上的摊子,那就差得太远了!

总要等到朱标大婚之后,舒云要在确认了这个姑娘的品格能力之后,再看看应该将哪些事情交给她,而将来,内务府会如同秦汉时候的少府一样,担任更加重要的职责,所以,即便皇后有能力,但是如果私心太重的话,还是做不了这个的。

最重要的是,在另一条时间线的历史上,常氏虽说有孩子,却有着先天的不足,而朱允炆,却是侧妃吕氏所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不能指望常氏站在朱标这一方了。

哪怕现在民间识字率越来越高,女子受教育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但是,皇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一夫一妻,因此,这就很难确保下一任的皇帝是皇后所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让皇后没有太多的私心,坚决站在皇帝的立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明朝的历史上,应该是因为后妃都是在民间选出来的缘故,这些后妃或许在某些方面具备着不错的品格,但是作为政治人物,几乎没一个是合格的,再有一帮简直可以说是愚蠢的外戚,这对皇帝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什么宦官擅权,外戚当权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实际上,因为无论是宦官,还是外戚,他们的权力都来源于皇帝,没有皇帝,他们所谓的权势就像是泡沫一样,一戳就破,所以,他们天然是皇帝的帮手,用来制衡朝臣。明朝到了后期,朝堂上就是出现了明显的失衡,皇帝能用好宦官的还好,还能够跟那些朝臣达成一定的平衡,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是用不好的,那就呵呵了,后期什么移宫案,红丸案怎么回事?稍微阴谋论一点,还是内外勾结的后果。

内务府如果落到无法掌控它的人手里,说不定回头就会脱离皇帝的控制,反而成为别人要挟皇室的工具了,所以,由不得舒云不谨慎。

而朱标呢,也不是什么傻白甜,在他了解到内务府的运作模式之后,他就明白,日后的皇帝,内务府是一定要攥在自己手里的,执掌内务府的,一定要是自己信任的人。

实际上,舒云已经琢磨着,从内务府中剥离出一部分出来,以后就交给日后的皇帝执掌,让他们可以利用内务府,历练出几个能干忠心的臣子出来。

像是如今内务府里头的官员,几乎没有科举出身的,大多数是当年曾经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或者是他们的后代,皇宫中的二十四衙门,实际上只是接触到了内务府的冰山一角而已。

朱标一想到内务府,就有点头大,朱标论起精力,是真有些不如朱元璋这个工作狂,在这一点上,朱棣的确是更像朱元璋一些。就算是这样,内务府的事情,朱元璋也是很少插手的,朱标琢磨着,自家老爹有自家老娘管着内务府,还整天忙得团团转,要是自个将来没个合适的人接手内务府的事情,那真是要累死了!想到这里,朱标是真觉得有些前途无亮。

实际上,舒云所谓的管着内务府,不过就是层层放权,互相监督而已,舒云自个其实只是做决策,然后呢,就是查看各个机要部门的汇总消息,真要是让她事无巨细,什么都管,早就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