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马皇后(第5/8页)

这次,各个小国派出使臣出来,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要试探大明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和大明对待他们这些藩国的态度。以前的时候,各个藩国对待中原宗主国的态度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比较轻慢的,怎么说呢,大多数中原的宗主国都有一个毛病,比较好面子!就算是私底下有什么冲突矛盾,只要在对方怒火达到一个临界点之前及时服软就可以了!

另外就是,就算是将人得罪了,中原还有个存亡绝续的传统,也就是说,就算是你将宗主爸爸得罪狠了,人家一个狠心,带着大军过来,将你灭了,却也不会占领你的国土,而是会从藩国的宗室近亲里头挑出一个看上去比较亲近宗主国的出来,继续做国主。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小国其实也就养成了不怎么好的习惯,甚至有的时候觉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经常不听话,然后听话一下,宗主国说不定给的好处更多!比起宗主国来说,还是临近的小国更具威胁一些。毕竟大家是邻居,互相之间知根知底,对方看你太有钱,或者是自家吃不上饭了,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没事去撩拨宗主国的虎须,而是先对自个的邻居下手。

但是大明开国之后,画风就变得不一样了,对于下面这些藩国的态度变得强势了很多,以前嘛,就算是不听话叛逆的儿子,那也是儿子,还是挺护短的,另外就是儿子太多了,就算是有刺头,宗主爸爸也懒得多管,随便骂两句,拍拍脑袋也就过去了!

尤其到了宋朝的时候,宋朝因为丢失了燕云十六州的缘故,精锐不得不留在北方那边防范辽人,西夏人,而国内呢,能战之人真的不多,而且宋人生活富庶,其实从上到下,普遍厌战,像是侬智高那样的,都能混得风生水起,要不是运气不好,遇上个当时的名将狄青,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呢!国内尚且如此,外面的藩国一边羡慕宋朝的富庶,其实对宋朝也没什么畏惧之心。而到了南宋的时候就更别提了,南宋自个都是在苟延残喘,谁还有空理会周边那些小国啊,这些小国不趁着机会反咬一口就算是不错的了!

可是大明不一样,大明对于下面的藩国可就强硬多了,都是爸爸,这就是典型的虎爸狼爸了,儿子不听话,没关系,藩国本来就只是干儿子而已,将干儿子干掉,正好可以将干儿子的家当分给亲儿子!

但是呢,这些藩国就算是想要反抗,又有些不够理直气壮,说白了,当初蒙元的时候,他们跪舔得实在是太快,也太没有节CAO了点,别的宗主爸爸要面子,蒙元是一个不注意,啥都要的!所以,对蒙元,一个个别提有多巴结了!以至于到了现在,大明接受了以往的教训,对他们一下子变得挑剔了起来。

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么强大的蒙元都被打败了,曾经让他们恐惧不已的蒙元王廷夹着尾巴逃到了草原上,而草原如今也在大明的攻击下可以说是瑟瑟发抖,要不是还有一点希望撑着,或者说是北元那边也知道,朱元璋不是李世民,只想要一个光是名头好听的天可汗的称号,还能让草原上的部族继续繁衍生息。

看朱元璋对于那些归附的部族是怎么做的就知道了,直接编户齐民,让他们从游牧变成定居,虽说牧民的日子好过多了,但实际上,那些被封了官位甚至是爵位的部族的头人实际上却是失去了绝大部分的权力,只能做个富家翁,要是他们善于经营的话也就算了,不善经营的,说不定用不了几年,就被那些奸猾的商人将手里头的钱忽悠完了!

所以,不管下面的牧民如何厌战,上层的北元贵族却是不愿意放弃如今的权势的,为了保证他们的富贵,他们是不在乎下面牧民的死活的!王保保之所以到现在还能够保持自身的影响力,就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几次打败了明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