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红楼谢皇后(第5/7页)

事实上,任何阴谋诡计都不可能毫无痕迹,只要有人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追查。司徒旻又不是刚刚登基那个时候了,就算是司徒旻刚刚登基的时候,他也是六岁就被封为太子,早早就有了自个班底的人。所以,他从小到大一直都过得很顺,就没遇到过什么挫折,就算是太后垂帘听政,那也是他亲妈,他也没什么更得宠的同胞兄弟,太后本人呢,娘家不显,或者说,太后当年嫁给先帝,其实算上TAI祖皇帝拿儿子来报恩了,因为太后的生父当年是TAI祖身边的亲卫统领,一直忠心耿耿,要是能活下来,开国之后,也少不了一个侯爵的册封。

但是呢,那一年,TAI祖皇帝亲征襄樊之地,对方封锁了长江,用浸了火油的火箭攻击战船,又联合了另外一个军阀从后包抄。TAI祖皇帝陷入重围,眼看着就要无处可逃,那位亲卫统领果断跟TAI祖皇帝更换了衣服,然后主动带着人冲锋上前,吸引了敌方的注意力,最后却被敌方大将斩杀,换得了太祖皇帝得以顺利脱逃,与后面的部队汇合,之后卷土重来。可以说,没有他那次以身相替,大靖还存不存在还是个问题。偏偏他是孤儿出身,也没什么亲族,成婚之后,因为大多数时候都在外面跟着TAI祖皇帝打仗,只留下有一个女儿,无法推恩。因此,TAI祖皇帝一方面追封他为国公,另一方面,就给当时还是个不满十岁小女孩的太后与自个的嫡长子定下了婚约,等嫡长子也就是TAI宗皇帝到了年纪就亲自主持了两人的婚事。

TAI宗皇帝也一向光明磊落,并不嫌弃妻子没有娘家作为助力,生前纵然也有一些嫔妃,却对太后极为敬重,司徒旻六岁的时候,眼看着不会夭折了,就直接册封他做了太子。太后又没有娘家需要照拂,又没有其他孩子让她偏心,那么,自然一切都是为了司徒旻着想,所以,司徒旻登基之后,太后就着手准备司徒旻大婚亲政的事情,顺利完成了权利的过渡。

司徒旻登基也有九年时间了,一开始或许还有老臣倚老卖老,后来随着司徒旻手腕的不断成熟,加上他身边也有一批支持他的人,谢慎这个老丈人给他做了几年定海神针之后,就非常知趣地表示要告老,坚决离开了朝堂,几个儿子也外放了,一些跟谢慎同辈的人也不得不跟着陆续致仕。司徒旻如今已经几乎是完全掌握了朝政,手里的实力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

因此,没花多长时间,司徒旻就查出了真相,这个产婆被人以家人作为要挟,让她在皇后生产的时候做手脚,能一尸两命最好,不能的话,那就让皇后大出血而死。要知道,就算不是在皇宫里头,一个没有生母的孩子,那真是再脆弱不过了!婴儿就是这样一种脆弱的生物,对成年人来说,或许最多打个喷嚏的事情,对于一个婴儿来说,就是要命的伤害。

最重要的是,皇后死了,太后如今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那么健朗了,早就不管事了,后宫不能无主,司徒旻又还比较年轻,才二十出头呢,自然得再立新后。

而过两个月就又是选秀的时候了,又有名门淑女可以入宫,到时候说不得就能争取到皇后的位置,谁让皇家其实也不流行侧室扶正呢?

不过,一个宫外的家族又是如何能够把手伸到宫里来的呢?那就得说到先帝的后GONG了!先帝自然也是留下了一些妃嫔的,如今作为太妃太嫔,跟着太后住在慈宁宫的偏殿里头。

司徒旻从小就是太子,对于这些庶母们几乎就没什么印象,而司徒旻的几个兄弟呢,存在感也不高,司徒旻从来没将他们放在眼里,偏偏就是这些人,搞出了如今这件事。

这事跟庆太妃有关,庆太妃出身汝南侯府,当家入宫为妃的时候也是有过期盼的,毕竟,那时候太后空有一个国公之女的名头,还是追封的,别说是亲兄弟了,同族的兄弟都没有,朝堂上头也没有几个支持的人。当初她父亲作为亲卫统领,自然不可能跟那些将领有多少往来,这是犯忌讳的事情。而汝南侯府呢,在勋贵之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尤其庆太妃生下一子之后,更是有了野望。哪知道,先帝睡归睡,宠归宠,原则问题压根没得商量,自始至终就没产生过易储的念头,又是给太子配好老师,又是选了勋贵中的出挑子弟给他做伴读,然后呢,最让庆太妃郁闷的是,自个儿子还没长大呢,先帝就去了,这下再多的野心也成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