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福祸相依(第3/3页)

包括刚刚崛起的资本家们,这些人也认为留着沙皇比没有沙皇好。他们支持革命只是为了夺权,并不是说要真的进行社会革命。

在一个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拥护沙皇的国家,想要推翻沙皇政府,这不是扯淡么?

从这方面来说,亚历山大二世生在了一个好时期+好地方。俄国革命导师还没出生,无产阶级革命党还看不到影子,现在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又不反帝。

如果时间往后推上五十年,或者是把背景换到了法兰西,现在早就共和了。

费利克斯首相不以为然道:“改革没有那么容易,俄罗斯帝国的保守派力量非常雄厚,尼古拉一世都没有完成社会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恐怕更难做到。

现在他能够做的恐怕也只是进行有限度改革,将俄罗斯帝国的封建制度进行转变,短期内提高实力。”

他是有发言权的,奥地利改革的时候,匈牙利贵族完全丧失了话语权,维也纳的保守派被叛军扫进了垃圾堆,波西米亚地区保守派被叛军冲击的七零八落。

等维也纳政府宣布改革的时候,保守派的力量已经十不存一,大部分人都失去了根基。

即便是如此,这十几年来双方的斗争都没有少过。

现在沙皇政府可没有办法靠叛军清理保守派,需要沙皇亲自上阵,光这一波仇恨就足以令亚历山大二世头疼。

这就注定了,未来改革派和保守派也会在仇恨的力量下长期对持下去。即便是有沙皇支持,改革派的力量短时间内也很难超过保守派。

没有办法,按照欧洲的传统,就算是清理贵族,亚历山大二世也不可能都杀了。

贪污受贿的罪名太轻了,对贵族来说只能算是小节有亏。牵扯到军用物资,也最多只能杀几个负责人。

大部分人只是会被赶回家,或者是流放西伯利亚。这些人丢了权利命还在,仍然是一个隐患。

而莫斯科的叛军非常不给力,没有搞出大新闻来。根本就没有大贵族、大资本家下场,想要牵连都做不到。

“清君侧,诛污臣”,在天然上就比造反低了一档,那怕是为了作秀证明皇帝的仁慈,亚历山大二世也要发布招安令。

顶锅的都是革命党人,剩下的人只要聪明一点儿,等亚历山大二世发布赦免令后,果断的选择倒戈,战后最多被边缘化,清算是不存在的。

这意味着保守派只是在政治斗争中失利,本身实力损失并不大。

毕竟和奥地利一样,俄罗斯帝国军队也是贵族主导,沙皇也不可能违背游戏规则。

弗朗茨点了点头说:“对俄罗斯帝国来说,有限度的社会改革也足以缔造一个世界强国了。

他们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只要完成了工业化,就是欧洲大国。

他们真要是进行彻底的社会改革,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在欧洲大陆上发展潜力在我们之上的,就只有俄罗斯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