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毒瘤(第3/4页)

没有贷款支持,意大利地区的经济很快就会崩溃。很有可能成为危机的导火索,引爆正在酝酿中的经济危机。”

没有人预料到经济危机,那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每一次经济危机爆发前,都会有征兆信号出现。知情者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发出危机预警,而是抢先进行撤退。

事实上,发出预警也没有用。市场总是需要接盘侠的,泡沫破灭肯定会埋下一大帮子人,能够改变的无非是被埋的人是谁。

大战之后大萧条,本身就是经济自然规律。现在没有爆发大萧条,主要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经济支撑了起来。

然而,这种支撑也是有风险的。就如同人身上的毒瘤,留下的时间越长,带来的伤害就越大。

没有办法,有些事情必须要死扛着。刚刚成为欧陆霸主,维也纳政府也需要时间巩固地位。

恰好又和英国人爆发了一场暗战,要是这个时候爆发经济危机,神圣罗马帝国好不容易打出来的霸主威风,就要被冲淡了。

或许是觉察到了危险,格莱斯顿政府想要全身而退,不想在自己任期的最后时间引爆危机,试探性的来了一波过后,就果断收了手。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缓缓说道:“罢了!早晚都会走到这一步,也没必要死撑着了。

告诉各国政府,如果想要获得贷款,就拿出一份完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去说服银行,我们没有能力继续为他们提供担保了。”

坦率的说,弗朗茨是最不希望爆发经济危机的。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神圣罗马帝国一家就占据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一半的份额。

一旦爆发经济危机,神圣罗马帝国的损失肯定是最惨重的。反倒是哪些经济落后的封建农业国家,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可是没有办法,依靠政府的力量延缓危机爆发,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谁也不知道这个毒瘤什么时候就会被引爆,与其等别人去引爆,还不如自己主动戳破,还能够掌握一定的主动权。

至于转移危机,自然是要干的。问题是今时不同于往日,神圣罗马帝国经济体量这么大,就算是进行转移了,也没有谁能够接得住。

作为欧陆战争延续下来的后遗症,早在战争结束之初就该爆发的。能够拖到了现在,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即便是政府多次行政干预经济,但危机还是危机,不会伴随着几道行政命令就烟消云散的。总之,这枚苦果弗朗茨必须要吞下。

唯一不同之处在于这次不是单纯的产能过剩,而是各产业发展不均衡。主要是受战争影响,和军工相关的产业发展过头了。

市场自由淘汰就是经济危机,聪明人早就赚够了,从相关领域撤退了。现在剩下的接盘侠还做着发财梦,一个个都幻想着法兰西内战或者是日西战争扩大化。

发不发得了财不知道,反正战争是不可能扩大化了。无论是伦敦、还是维也纳,都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战争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除非是被逼到了墙角,要不然没有一定的把握,谁会傻乎乎的和一个大国开战啊?

英奥两国不直接翻脸,代理人战争再怎么打,规模都大不到哪里去。能够帮忙清理库存就很不容易了,想要发战争财回家洗洗睡吧!

……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日西战争虽然还处于焦灼状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班牙人获胜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了。

根据南洋总督传来的资料,从战争爆发到现在,西班牙远征军已经阵亡了2.7万人,其中包括3400名海军;而日军则阵亡了3.9万人,其中海军官兵阵亡5700余人。

西班牙人在交换比上占据了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并不明显。日本人占据了地利,他们军队的补充速度要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