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复杂的俄国政治(第3/3页)

帝国在法兰西的利益,又靠什么来维护?

即便是这些都不在乎,我们也必须要考虑反法同盟各国的立场。帝国单方面向法国人妥协,只会将帝国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不反对不行,外交部的能力有限。想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法国人,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沙皇政府的底线明晃晃的在这里放着,最大的让步无非是:下一次不亲自去收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追究责任人,那也是内部进行处理,最终的结果无非是罚酒三杯。

当事人接受惩罚的原因,也不是俄军的暴行;而是在抢劫杀戮的时候,没有做好消息封锁,让沙皇政府陷入了被动。

关于俄军暴行的问题,沙皇政府现在说什么也不可能承认。纵使证据再充分,沙皇政府也只能死扛到底。

这样的处理结果,法国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满意。

想要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最起码要丢几个替罪羊出去,让法国人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

显然,这种得罪军方的做法,外交部是不可能干的。

既不想得罪同僚,又不愿意承担谈判失败的后果,米哈伊罗维奇自然要将丑话讲在前面,以便未来出了问题好推移责任。

文官集团立场都不统一,军方那就更不用说了。除了武力镇压,还是武力镇压,反正承担责任是不可能的。

帝国的利益固然重要,但是个人地位、前途明显要更重要一些。任何人处在陆军大臣的位置上,都会先维护自家小弟的利益。

……

对耳根子软的尼古拉二世来说,政府高层争执不休,就是最大的折磨。各说各有理,要从中做出抉择,实在是太为难沙皇了。

或许是听得不耐烦了,又或许是想到了什么,尼古拉二世打断了众人的讨论。

“好了,外交部先和法国人谈判。如果他们识时务,接受我们的善意就罢了;要是法国人拒绝了我们的善意,就用刺刀让他们清醒一下。”

外交+军事双管齐下,一起发力解决问题,和书上描写的一模一样,看起来没有任何毛病。

至于效果怎么样,那要用了才知道。反正尼古拉二世现在非常满意,综合了大家的意见,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唯一麻烦的就是具体执行者们,又需要头疼了。究竟是以外交部为首,还是以军方为首,这个问题伟大的沙皇陛下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尽管知道是麻烦,但是在场众人默契的选择了回避。

以谁为首,不光牵扯到了这次善后问题,更关系到了陆军部和外交部在政府权力构架中的排名问题。

沙皇直接指定也就罢了,无非是一个钦差大臣的问题,不影响权力的平衡。

可是由其他人捅破了窗户纸,那就是将暗地里的政治斗争桌面化,再也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在政治上,这无疑是一种大忌。在场的众人都是聪明人,知道什么事情能干,什么事情不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