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下不来了(第3/4页)

从目前的情况推断,要是我们不能给国际社会一个合理的解释,帝国很有可能会遭到制裁。

现在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如果俄国人趁机向我们发难,国际社会很可能会支持他们。”

只有问题,没有对策,就是日本政府现在的真实写照。并非外交部不努力,实在是事情太大,理亏的太厉害,没有操作的空间。

国际政治也是有游戏规则的,在实力不济的背景下坏了规矩,那就要受到规则的惩罚。

首相大隈重信:“事情都已经发生了,躲不是躲不过去了,帝国要付出代价是肯定的。

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就是想办法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将帝国损失也降到最低点。

最好是能够将挑起事端幕后黑手找出来,如果能够指向其他国家,我们的责任会轻很多。

根据现场的情况分析,宪兵队有线索么?就算是不能确定真凶,嫌疑犯也行。”

尽管知道查出黑手的几率非常低,大隈重信也只能选择死马当成活马医。要不找个垫背的分担压力,日本政府实在是背不是啊!

儿玉源太郎直接摇了摇头:“难啊!有嫌疑的对象太多了,我们手中没有证据,根本就没有办法指证。

纵使抓住了凶手,恐怕也很难确定谁是真正的黑手,策划者完全可以伪装成个人恩怨仇杀。

如果不能证明是政治暗杀,那么所有的责任,还是要由我们来承担。”

单纯从利益角度分析,想要挑起日俄战争的主,都有可能是策划这次事件的嫌疑犯。

到了这一步,就没有办法往下面查了。嫌疑最大的分别是日本军方、不列颠、神罗,紧随其后的是西班牙、合众国、远东帝国。

不管黑手是谁,肯定不能是前面三位。纵使嫌疑再大、有再多的证据,那也要必须不是。

第二梯队确实可以甩锅,那也要先拿出证据来。空口白牙的说出来,谁会相信啊?

搞不好锅没甩出去,又给自己搞出一个敌人来,那就完犊子了。

陆相山县有朋:“首相,你觉得我们给出一个幕后黑手,俄国人会信么?

事情都到了现在这一步,我们和俄国人之间根本就没有缓和的可能了。

纵使沙皇政府能够忍住不发作,西伯利亚铁路一通车,俄国人还是要东进,到时候仍然免不了一战。

与其等俄国人来了被动应战,还不如现在就开始做准备,抢在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前动手。

至于国际影响,都到了现在这一步,无非是赔礼道歉、赔偿死者家属抚恤金,向各国做出保证禁止类似情况发生。

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大不了接受制裁。只要帝国把态度放低一些,欧洲各国是不会因此出兵的。

你们大可放心,这种制裁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只要我们同俄国人的战争爆发,英国人会想办法帮我们解除封锁的,相信神罗也不会拦着。

就算是受到了封锁,我们也可以进行走私。除非各国派出舰队到我们家门口缉私,要不然封锁就是名存实亡,资本家们有的办法绕开。

真正受影响的还是粮食等大宗商品,只要我们上下一心,这一段苦日子很快就会过去。”

政治是复杂多变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得出来的结论也不一样。

被文官视作洪水猛兽的外交责难,到了主战派眼中,就变成了机会。

此刻的日本政府,就像是被逼上了梁山,再也下不来了。

伴随着最后一层窗户纸被捅破,主和派的所有幻想也随之破灭。所有人都意识到了日俄之战已经无法避免,区别只是爆发时间的问题。

室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了,涉及到了国家命运,没有人敢轻易做出决定。

半晌功夫后,伊藤博文率先打破了沉默:“日俄之战确实无法避免,但现在还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