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144辩论(第4/5页)

“这怎么可能?”

合作社是老路子,如今农业上都流行包产到户,又怎么可能再走合作社的老路?

“不走合作社那就只能寄希望于银行贷款,银行贷款的前提是引进国外的生产线,这本身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我这段时间考察过那些外来设备引入,大部分都是他们淘汰的设备,其实远不如国内设备。”

其实这才是问题所在,宁选国外不选国内,哪怕是国外的设备不好用也要引进,即便是被打肿了脸也要硬充胖子。

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最终依靠的是国人观念的改变。

谢蓟生不想追究,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种观念,他如今提出解决的办法之一,走合作社道路,“我刚才说的那个青年学生,她就是这么做的,她组织乡亲们继续走合作社的道路,到下个月就是收获的季节,或许到那时候我们可以用村民们的收入来衡量一下,她的这条路选的对还是不对。”

老教授看着谢蓟生,“你说的那个青年学生,是阮文吧?”

他倒是听说过阮文的一些事情,不过合作社这件事,还是头一次听说。

“农业和工业不同。”

“但想要发展,本质是一样的。”谢蓟生很是平和,“一条注定行不通的弯路,为什么还要再去尝试走一遍?”

“那你来大学任职,又是为了什么?想要校正这种观念,只在大学教书可没用,你倒不如走仕途。”

政策的制定源于政府,如果政府能够引领走在正确的方向上,那岂不是事半功倍?

“我的仕途之路走不通,所以想换这条路来做点事。”谢蓟生丝毫不加隐瞒,“我不想再走弯路,所以换一条新的道路来尝试。”

老教授被这答案惊住了。

谢蓟生的意思很明确,他和大部分国内的小型民营工厂一样,他选择在新的道路上闯荡。

至于那些有意在商海试探的民营企业……

老教授叹了口气,“他们没有你这样的试错成本。”

这场辩论,辩到最后反倒是让这些年长者有些力不从心了。

谢蓟生是带着浪漫幻想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眼光不错,但给出的选择绝大部分人都会拒绝。

因为大家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谢蓟生有折腾的资本,可大部分口袋里的钱有限,花光了就没有东山再起的资本。

“您说得对,不过既然想成功,总要有接受失败的勇气才是,不然这世界上人人都是成功者。”谢蓟生站起身来,“很感谢几位,不过我该走了。”

老教授看了下时间,“怎么,你有什么安排?”

“我要接我爱人下班。”谢蓟生笑了笑,“她这人不太注意爱护身体,经不起饿肚子,我得接她回家吃饭。”

这话说的让几位老教授面面相觑,这是结婚了?

消息尚且没那么灵通的老教授们看着离开的人,忽的有人开口,“这个小谢老师,还真是个鹰派。”

“孔老师这话什么意思?”

“也没什么,就觉得现在这些年轻人还是厉害的,有锐气,不像咱们可真是老骨头了,畏手畏脚的。”

谢蓟生干嘛非要提那青年学生,是为了跟他们这些老头子炫耀他有一个年轻漂亮能干的爱人吗?

人小青年没那么无聊。

“小谢老师说的没错,成功总是给这些有准备的人的,你说阮文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真的就只是运气吗?”人家早就有所准备了。

当初还在备考就敢带着一群学生一起准备考试,到了大学她做出什么成绩来都不奇怪。

成功者,总是有备而来,也能接受失败的惨痛。而最终能取得成功的人,或许有那么一两个幸运儿,走了大运。但绝大部分,都是百炼成钢者。

哪能有什么路子能完全规避风险?那纯粹是天方夜谭,他们竟然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