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173压缩机(第3/5页)

“对啊。”

这回答的也太理所当然了吧?

陶永安有点抓狂,“阮文,发动机和压缩机不一样,虽然从本质上来说,这都是功能转换的设备,可作用原理不一样啊!”

原理,原理不同,这两个中间差着事呢!

“我知道,但是小陶同学别忘了人家可是研究员,研究这玩意十多年了,比你有把握,你信不信后天他就能把压缩机的图纸给我。”

陶永安还真不信,“那你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做什么?”

“笨啊,我的最终要求是量产,知道什么叫量产吗?就是说他得设计出一条生产线来。”

都说一孕傻三年,她没觉得自己傻,倒是陶永安成了个傻子,真是天字第一号的傻子。

陶永安傻眼了,“一个月设计出一条生产线,不知道是我疯了,还是你们疯了。”

遥想当年,他跟阮文设计生产线忙活了多长时间。

陶永安觉得这个世界有点疯狂,他需要冷静下。

阮文耸了耸肩,不疯狂点怎么行?时不我待啊。

她贷款那两千万够什么用,几个研究所一分,钱几乎没剩下多少,还不是得想办法挣钱?不然她拿什么还贷款,又怎么再从银行里借钱?

……

两天后,靳一鸣拿着一堆图纸来找阮文,“电冰箱我已经重新组装好了,用着没问题。”

对他而言,拆卸一台设备那是家常便饭,过去这些年来空闲的时候靳一鸣也会去帮人维修家电什么的。

电冰箱并不是很常见,不过拆卸组装也不是什么难题,麻烦的是画图。

好在,他很快就是搞定了这个。

“这是电冰箱整个的控制系统,你能看得懂电路图吗?”

阮文笑了笑,“当然可以。”

“那好,我就不解释这个了。”靳一鸣不擅长做解释,所以可以省略的部分就直接略过不提,“最麻烦的是压缩机,我在想电冰箱的压缩机和空调的压缩机是不是有相似的地方?”

阮文看着他,“你的意思是,你又盯上了我家的空调?”

靳一鸣点了点头,“我先解释这个给你听。”

他尽可能的用通俗易懂的词汇来做解释,以至于旁听的陶永安很快就发现,靳一鸣是不是对阮文的专业能力有什么误会啊?

即便阮文不是机械系的学生,但不至于连压力值什么都需要解释啊,她懂,完全懂这些好吗?

但阮文并没有打断的意思,即便是偶尔的打断,也只是问他关于零部件的问题,似乎完全忽略掉了自己被当做门外汉对待这件事。

“你说得对,想要活下去那首先得自己有活下去的信念,我去你们的百货商店打听了下,这里的家电需要预订,即便是你凑够了工业券也得再加点钱才能拿到。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更穷一些,不好意思我并不是说你们这里不好,请不要计较,我祖上也是贫农出身,当初靠着学校老师的帮助才能继续读书。我的意思是现在家电市场普遍缺货,或许我们不止可以做电冰箱,如果电冰箱与空调的压缩机类似,我们还可以造空调,还可以继续做其他家电。”

靳一鸣向来不是话多的人,即便是在家中,妻子也经常说他,“你多说说话,不然孩子都怕你。”

这会儿他的话多了起来,“其实很多研究所都在一些山区或者偏远地区,他们那里想要转型更困难,我想如果可以的话,就像你们工厂和413所之间那样,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合作关系,帮更多的研究所渡过难关。”

如今阮文帮了的才有几个?

要知道,建国后单单是苏联帮助援建的工业项目就有一百五十六个,依照着这个基础的工业线,国内又是逐步完善工业基础,这才有了各地的研究所开花,军工企业蓬勃发展的场面。

靳一鸣比阮文更有野心,或者说经历了这次生存危机后,他更明白活下去的艰难,也想要让更多的研究所、军工企业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