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259再去边疆(第4/6页)

正喝水的陶永安险些被这句话给呛死,他低吼了一句,“我都结婚了!”

“是啊,婚姻让男孩成为一个男人,真正的男人。”

陶永安琢磨了下,阮文这话好像也没什么错。

他之前是万事皆可的那种,很少会这么正儿八经的反驳阮文。

但很快陶永安又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你该不会是在故意试探我吧?”

他越想越是这种可能,但阮文直说没有,这让陶永安越发肯定阮文就是在试探自己。

两人来青岛港这边接货。

因为火车安排在了后天的缘故,所以两人在这里闲逛。

青岛是一个欧洲风情特别浓郁的城市,尤其是沿海一片的建筑,有一种走到欧洲海边小城的错觉,直到看到那熟悉的东方面孔,这才又被拽回到了现实之中。

“他们这个火车站,看着就像是乡间小教堂。”那种陶永安在书里看到的照片,几乎是完美复刻。

“这是德国人设计的。”

陶永安拧了拧眉头,没再说话。

留下德国印记并不奇怪,因为在一段时间,这里是德占区。

不过青岛给陶永安留下的印象并不好,因为这里的海鲜不如大连的好吃。

同样是海港城市,但就是不如那里的滋味。

阮文倒是没说什么,她不太喜欢喝酒,就连这里特产的啤酒也只是闻了一下,让陶永安喝去。

在沿海的酒店住了一晚上后,第二天下午阮文和陶永安监督着工人把那几辆车子弄到火车上,她们也登上了离开的列车。

青岛这边并没有直达边疆的列车,火车在济南这个交通枢纽停了下来,阮文他们又得倒腾着换车。

因为她的这几台机器直接占用了一节车厢,换车的时候,就把这一节车厢丢了下来,回头直接挂在去边疆的列车上就行了。

两人又在济南停留了一晚上。

陶永安兴冲冲的拉着阮文去大明湖,最后败兴而归。

“就一个湖嘛,也没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在青岛看海呢。

要不是因为有辛弃疾和李清照这俩大词人,陶永安都想骂人了。

“西湖不也就一个大点的水池子吗?这种旅游景点,有人是来看人的,有人则是来怀古,你是来干嘛的,你不知道?”

陶永安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哪能说得过阮文啊。

“你姑且先怀念吧,等到了边疆你就该想念大明湖了。”

“怎么可能?”

人说话不能太满,不然很容易就会被打脸。

在经历了三天两夜终于来到86团辖区时,陶永安在当天晚上就感受到了来自边疆的冰凉

虽说早就知道这里昼夜温差大,但晚上还得穿着厚棉袄也太夸张了些吧?

他这次来的时候穿的单薄,就是单衣单裤,哪来的厚棉袄啊?

穿着贾天上给的军大衣,陶永安开始怀念大明湖。

谁让边疆又冷又干呢?

第二天他就又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边疆

又干又热。

空气像是凝固了似的,就没有一丝风吹过。

陶永安忍不住的吐槽,“这种棉花,能成吗?”

“不种棉花,那你说种什么?”

“种个火焰山?”陶永安贫嘴,他是服气了,能在这里扎根的人都是勇士,值得尊敬。

他耍个贫嘴让自己发放松了下,“老头在哪里啊,我去找他。”

有小战士带着陶永安去找人。

阮文另有安排,她先跟着贾天山去了今年垦荒出来的那大片农田。

“我好不容易搞了几台机器,不然让人来翻地,这得干到啥时候?”

边疆别的不多,就地多得很。

贾天山都把他老子的那点人脉都用完了,也才弄来了五台犁松机。

这些天人三班倒,机器没闲着,一宿一宿的在那里垦荒。

86团场辖区的农耕面积从八百公顷现在翻了六倍,如今差不多有五千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