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260天山雪莲(第2/3页)

阮文明白过来,“您的意思是可以搞出口?”

“是啊,做出口,不过瓜果的保鲜日期短,这个不好说。”李教授感慨万千,“要想富先修路,这说法是对的。不过还好,我最近想出了另外一个能够大规模种植的作物。”

阮文眼前一亮,“咱们可能想到一块去了。”

一老一少几乎是异口同声,“甜菜。”

李教授看向阮文的神色透着几分满意,他跟其他两个学生说,“看到没,你们小阮师姐可不是农学系的学生,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就得什么都懂得。”

这俩人,正是当初阮文在李教授那里见到的。

能够舍弃省城的大学生活来到边疆,阮文心底里也是佩服的。

“您忘了之前有给过我一个小本子?”

“我还教了那么多学生呢,但融会贯通的有几个?”

聪明没什么好否认的。

李教授细细说了起来,“甜菜和甘蔗是制造糖的原材料,甘蔗主要生长在南边,边疆这里气候环境不合适,但种甜菜刚好。”

“一则它生长条件没那么严苛,关键是还耐寒,加上这里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很是可观。二来甜菜制糖后的滤泥还能用来施肥,应了那句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可以说是循环利用再好不过。”

边疆这边是艰苦了些,但并不代表没有可发展空间。

最重要的,还是得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子。

岩盐储备丰富,但这玩意搞不了出口。

糖就不一样了,谁不需要糖?

别说欧美,就隔壁的哈国对糖需求量就很大。

糖出口路子多,不用担心没销路。

“那行,咱们就兵分两路,棉花和甜菜。”

多一条路子就多一个希望,有的选的情况下,阮文绝不会把宝压在一条路上。

……

边疆这边天黑的晚,不过阮文还是早早地回去睡觉,第二天她醒来时,外面还有些黑。

她有些躺不住,索性拿了本书开始看。

这一看有些入神,以至于陶永安过来敲门,“你快点起来,贾团长把他们团里能开车的人都喊了过来,要跟着你怎么搞那播种机呢。”

其实那不是什么太难操作的机器,但是大家都很小心,毕竟这可是涉及到播种的大事。

团长说了,要是还想要86团辖区继续这么鸟不拉屎,那就有一天是一天的挨着。

要是想过好日子,那就得好好学。

跟着小阮姑娘学怎么操作机器,跟着那个李教授和学生娃学怎么栽培作物。

反正就卯足了劲去学就是了。

学习改变命运。

阮文从招待所出去的时候,就看到一列列的人,因为风吹日晒那些脸显得有些苍老,那些眼睛又是如此的诚挚。

看向她时,那些干净的眼睛里跳跃着一个个小火苗。

阮文压制住那万千情绪,露出笑容,“我保证把大家都教会再走。”

身后的陶永安听到这话眼皮子一抽,你这么下决心小谢同志知道吗?

不过阮文威信足啊,大家都信她的。

看着那围着阮文的年轻战士们,陶永安觉得这么活一辈子,真他娘的值了。

圣贤说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是太平的日子哪轮得着他们治国平天下?

但是能做一点些微小事,让这个国家,让一些地方变得越来越好,这何尝不是治国呢?

他之前还有些不舍的,如今觉得自己还不如阮文爷们,人家丢下女儿丈夫说来就来,他怎么就舍不得?

明明彭老太那件事早就解决掉了。

他就是不够坚决而已,没有做好奉献自我的精神。

陶永安一时间心潮澎湃,“我也来试试。”

他到底是机械系出身,对这种机械设备更熟悉一些,甚至还能动手进行维修。

他先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也能帮着阮文分担一二。

虽说阮文夸下了海口,但总不能让她一直在这边呆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