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诞生(上)(第2/4页)

在旧有框架下,他是肯定没有办法做到的,哪怕他通过变异,大脑在某些领域远比普通人甚至一般的天才要强许多倍,但全世界那么多的机构、那么多的大厂、那么多的人才和团队聚集在一起天天研究,有那么多的设备、那么多的数据可供他们使用,他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是比不过的。既然他们没办法从旧有框架下找到突破点,那他一个人也同样很难做到。

但这个底层要有多底层?

真要说起来,软件层面的创新,永远离不开硬件。

就好像当初计算机刚诞生的时候,关于人工智能就分为了“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以及后来的“行为主义”。

“连接主义”又叫仿生学派,主张模仿人类的神经元,用神经网络的连接机制实现人工智能。现在大热的机器学习,奉行的就是“连接主义”。

但是在七十年代,因为硬件的发展水平、算力匮乏等原因,“连接主义”一度陷入低谷。

直到现如今,计算机的算力突飞猛进,因为互联网、移动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海量的大数据,使得“连接主义”下的机器学习有了最合适的成长环境,开始蓬勃发展,孕育出各种各样的平台、算法、模型,在各行各业,各种环境中开始有了大量的应用,甚至有了“AI要取代人类工作”的说法。

今年早些时候华为发布了晟腾910 AI训练芯片、晟腾310 AI推理芯片,没过多久阿里达摩院也发布了号称全球最强的含光800AI推理芯片,这些硬件上的提升,都必将让机器学习获得更加极致的进化。

而可以预见的未来,或许三十年也或者二十年,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量子计算机开始大规模应用,到时必然也将带动AI领域出现变革,必然会诞生更加全面、复杂和强大的AI模型,说不定随着对人类神经元研究的推进,会出现“抄袭”得更全面的神经网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AI”。

但向坤等不到那时候,他也没有足够钱、没有时间、没有意愿去投入硬件开发和研究,他也不是要为未来打基础,他就是需要一个现在能帮他的“AI助手”——而且要真的能帮得上忙的。

所以他的“创新”,他的“底层”,依然只能是建立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上。

听起来好像就是在白日做梦,但向坤真的觉得自己抓到了点尾巴,似乎就只差一层膜,突破后就能豁然开朗。

向坤看了下时间,不是太晚,于是拿起手机,用微信跟小苹果说道:“这周周末有没有什么安排?让你爸带你来玩吧,我给你们做好吃的,顺便带‘金闪闪’出去玩。”

“好呀!不过这不会耽误向叔叔你的时间吧?”小苹果的声音明显有些高兴,但又有些担心地问道。

向坤回道:“没什么好耽误的,我现在是自由职业者,工作时间自己安排。”

约定好她们过来玩的时间后,向坤又状似无意地说道:“对了,小苹果,你对计算机有兴趣么?”

“计算机?就只懂一点点,之前读盲校的时候,有上过一些课程,就是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啦什么的,具体是不太懂啦。”小苹果实话实说道。

“我教你怎么样?你知道的,现在计算机,特别是AI应用的领域非常的广,以后说不定会出现针对‘鸟语’解读的AI,可以辅助你了解各种动物的习性,你也可以学习、了解一下啊,说不定会感兴趣呢?”向坤继续引导。

“可是我什么基础都没有呀,还是我先自学一下……”

“不用,我可以从头教你,你有什么不懂的都问我。”向坤很坚决地说道。

然后他就开始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小苹果普及从硬件开始的电脑知识,甚至包括CPU是怎么运行的,原理是什么,怎么用半导体来组成一个个门电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