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大婚(第5/8页)

他搂住她苦笑,美人在怀,想入非非,可是有心无力。

次日睡过了头,太阳高了,照得青庐里热烘烘的像个蒸笼。在外面梳妆是不成的,弥生只好匆匆挪到室内去。

眉寿蘸了丁香油给她梳头,一面道:“园里的几位小夫人在外面候了很久,要给殿下奉茶请安,每每进来殿下都没起身,只好重又退出去。”

弥生一开始没转过弯来,还觉得府里规矩大,姬妾每天要给夫主晨昏定省呢!后来想想,原来眉寿口中的殿下是自己。如今真是嫁作人妇了,心里不由有些怅惘。外面还等着,弥生不忍再拖拉下去,叫眉寿给她绾了个盘恒髻,便命婢女把二王的房中人都请进来。

二王姬妾数来真不少,人头点一点,开过脸的居然有十四五个。弥生暗琢磨着都是早年的丰功伟绩吧,如今见了该头疼了。收房的不少,儿子倒不多,只有三个。上来一字排开,跪地磕头管她叫家家。

长子的生母趴在地上讨好,“这是百年,以后便是殿下的儿子。”

侧室过继是不成文的规矩,正室无所出时,可以填补嫡子的缺,好名正言顺地封世子。百年七八岁了,看着也文气俊秀。她摸摸下巴觉得甚好,用不着生孩子,有现成的。

这时二门上派人进来通传,说东西都备好了,请殿下移驾。

弥生起身捋捋衣裳,因为爷娘借居在乐陵王府,不好意思叨扰人家太久,不日就要回陈留去,所以三朝回门改成了第二日。

她出门时看看天,湛蓝一片无边无垠。广宁王府过了一夜,再想起九王府,飘飘忽忽仿佛上辈子的记忆了。

二王来替她扶辕,眼角眉梢俱是笑意。弥生踩在脚踏上瞧他,歪着脑袋问:“你笑什么?”

他忙敛了敛神,“我心里高兴罢了。”又指指后面的牛车道:“下人办事马虎,回门礼我都亲自查验过了,玄三匹,纁二匹,束帛十匹,另有大璋一面,丝毫不差。”

他站在日光下,戴八梁冠,垂緌飘在胸前,身上是云字纹宽边镶绲的褒衣。生而儒雅的人,装点起来自有爽朗齐楚的风姿。他的快乐能感染人,弥生瞧着也跟着笑起来。上了辇复探身问他:“你乘车还是骑马?”

他才想起自己来,左右一看,问小子:“我的马呢?”

下面人抓耳挠腮,“殿下没有吩咐备马。”

他有些撮火,重重骂了句蠢材。也委实该骂,府里人仗着他好说话,平常不太拿他当回事。弥生心里不快,以后要狠狠整顿才好。眼下先不计较那些,她撩着幔子道:“罢了,你上来和我同辇,别耽搁了。”

广宁王府在城南,穿过铜驼街走御道,出信春门再右拐出城,过两个坊院就到建阳里了。其实出嫁在九王府倒罢了,回门还在九王府有些说不过去。原本谢家在邺城也有产业,只是阿耶和众兄都外放做官,老宅子年久失修,加上赐婚的诏令下得又急,一时来不及张罗,只得再回旧地了。说起来她心里也不情愿,这辈子再不见他才好,可是没法子,时间不够,兜兜转转还在他眼皮子底下。

乐陵王府前早候足了人,兄弟姑嫂们都在,看见高辇来了纷纷迎上前来。慕容珩先跃下车,和诸位大小舅子见了礼才回身来接应她。没有摆脚踏,几乎是半抱着下来的。大家一看新婚夫妇处得甚好,都露出会心的笑来,弄得弥生老大不好意思。

一行人说笑着往门里去,弥生走了几步,总觉得背后毛毛的。回头一看,原来正赶上夫子散朝回来。也不走近,远远站在巷堂里,拉着脸,眉目生冷。

横竖她如今是泰然的,倒不需要刻意和夫主显得亲密,他们牵着手,就足以表示她过得很好了吧!这样的讥讽对他来说够不够?她乐意好好跟二王过日子,他们夫妻敦睦,他是不是倍感失望?她瞥了他一眼,用轻蔑的眼神。忽然觉得解气,他老谋深算,她偏要反其道而行。淡淡的不是最伤人吗?淡淡的,对他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