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回城知青(05)(第5/5页)

一直到公交车离开看不到了,杨清才走。

孩子们也放了假,今天都来了燕京大学,早上带着孩子们在学校转了一圈。

积雪早已消融,第二场大雪还在空中酝酿,五人不紧不慢的走着。

回家的路很近。

慢悠悠的走回家,走到胡同口,就看到一群人在争执吵架,杨清忙拉着孩子们快步走回家,把几个孩子推进家门口,才站在院门口与金婶子说起话来,“金婶子,吵什么呀?”

手中拿着针线的金婶子,望一眼吵架的人群叹息道,“吵什么,这年月不是为粮食吵架就是为房子吵架。

老马家的四闺女,带着在乡下生的一双儿女回来,看样子是要在娘家常住。

可他们家的房子也不大,也不够住,这不,家里的嫂子不干,与四闺女吵了起来。

那马四妹也不是善茬,一点也不怕,不知道拿捏住娘家什么把柄,居委会的调解都调解不好,吵的凶着呢?唉,都不容易。”

“也是,那马四妹有工作吗?”

“有,她男人是救人死的,救的人听说来头不小。她能顺利回来,还有工作,也是被救的那人帮的忙。

现在你知道的,除了你们考回来的大学生,一般的回城的,大多数是父母退休把工作让出去给孩子。

除了这,再有工作的都很难。她才调回来,上班也没有多久,马家的几个儿媳也是蠢,吵什么吵,让小姑子住上两三个月或者半年就是,让她手头上先攒上几个钱,再与她商量,和和气气的把小姑子请走就是。

手头上有钱,可以出去租房不是?非要在年下闹成这样,真是蠢哟。”

金婶子感叹着,离的较远,那边也听不到两人的对话。

“哦哦,只是马四妹一点余钱都没有吗?在娘家吵吵闹闹住的不舒心,非要挤在一起有什么意思?”杨清知道现在的人都舍不得,节约的很。

可在节约与舒心间,她觉得还是舒心重要些。

天天如此吵,对她自己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都没有好处。住下去有什么意思。

“哈哈,小杨,你以为都像你似的想的那么开呀?这年月,谁不是能省就省,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八瓣花。马四妹肯定是想多存点钱,在娘家先凑合几年,攒些钱,以后无论是自己买个小房子还是等单位分房以后,再住到自己的小家,再好好的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