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向荣(第2/3页)

各级官府也在加□□生健康教育宣传,总而言之,提高民众教育素质,才是真正提高民生质量的关键。

看着安国从一片混乱中逐渐稳定下来,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态,萧彧内心是欣慰的。

尽管目前百姓的生活水平依旧很低,也才勉强填饱肚子,未来的路还有很长,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会越过越好。

他与阿平,还有后来者,都要不忘初心,坚持朝正确的道路前行,便能开创出真正的太平盛世来。

十月,吉山带着船队回来了,这次回来的船只比去时多了二十多艘,都是沿途国家跟着过来的商船。

这次旅途并非一帆风顺。从波斯湾出发之后,船队遭遇了风暴,由于船只过密,有两艘船被风浪掀起撞在了一起。

两艘船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一艘波斯船损毁严重,许多船员在碰撞中落水,其中有两名落水后没被救上来,丧命于大海之中,这一船货物也没来得及抢救,几乎沉没了。

另一艘则为安国船只,船体部分受损,由于水密隔舱技术成熟,没有沉船,但也损失了一部分货物。

那艘沉没的波斯船是商家第一次出海,且仅有这么一艘船,运气之背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大家对他充满了同情,吉山与这位波斯商人相熟,也是他力荐对方来安国的,为了弥补他的损失,吉山倡议大家都捐赠了物资,以帮助他完成这次商旅。

抵达建业后,吉山还安排人带着大家赠予他的货品去益州进行贸易。

越往内陆,外来商品价格便越昂贵,获利更多。益州有冠绝天下的蜀锦,带回波斯,也能获取高额的利润,这次沉船的损失便能弥补不少。

萧彧对吉山的安排非常赞许,这为安国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国商人来交流贸易。

他还同吉山谈起了重建陆上丝路。

吉山非常赞成:“我认为这个想法非常可行。我在波斯与天竺时,有许多当地商人也非常向往安国,但由于买不起大船,只能打消念头。而且航海风险大,一旦发生事故,几乎难以挽回,并且出海时间也严重受季节限制。若是能打通陆上商路,想必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安国贸易。”

萧彧抚掌笑道:“是这么回事。陆上丝路一旦发展起来,那么沿途的城镇也能随之繁荣起来,带动内陆的经济。只是目前还没有确定人选,你有推荐的吗?”

吉山说:“其实我很想去。但现在船队还没有合适的人能接手,我从船队中找两个波斯语说得不错的人吧,由他们领队去探索陆路。”

萧彧说:“如此甚好。其实我也没想安排你去陆路,我还想你能往东面出海,一直朝东走,看能不能找到新的陆地呢。”

吉山瞪大眼看着萧彧:“陛下认为往东面去,还会有陆地?”

萧彧笑道:“你在海上航行多年,以你的经验看,你认为我们生活的这片天地是天圆地方吗?”

吉山有些苦恼地挠挠头,说:“这可真不好说。我们的船在海上航行时,根据沙漏推算,明明是到了太阳该下山的时辰,却没有下山,仿佛就像是追着太阳在走一般。”

萧彧说:“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咱们生活的这片天地,它是一个跟太阳一般的圆球体。它围着太阳在旋转,所以十二时辰内才会出现日升日落的现象。如果不考虑高山大海,从这里出发,一直往东走,最终还是会回到这个点来。”

吉山目瞪口呆地看着萧彧,脑子都有点转不过来了,这说法简直是闻所未闻哪,陛下可真敢想!

一旁的裴凛之有些同情地看着吉山,他可不像自己这样知道萧彧的真实来历,从未听过此等暴论,便说:“陛下,如今找新大陆还言之过早,待天下一统之后,再作打算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