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养拙(第3/4页)

可如今,那眼里明晃晃的都是赌气和小心眼,与从前比起来,倒是有许多生气。

他夹了一块姜汁鱼片,连着蒸饼一起放在碟子里,推过去。

“吃饭,”见对方眼皮也不抬,他索性单刀直入,直奔话题:“昨晚皇上跟我爹说了,大理寺,民科。”

说到正题上,曲沉舟便不打算走了,立刻明白自己之前的卦言应验在哪里:“世子是因为这件事才喝醉的?”

柳重明看他一眼:“别把我想那么没出息,不管刑科还是民科都无所谓,一来你比我清楚,大理寺不过是跳板,二来,民科到底是不是闲职,也分人。”

其实曲沉舟对于大理寺运作的确不了解,从前重明也不会给他啰嗦解释这些。

“愿闻其详。”

柳重明思考片刻,他不确定久居宫中的曲沉舟对衙门内知道到什么程度,但相信这人足够聪明。

“眼下三省主事是我爹、皇后之父唐叔信和林伯迁林相,自皇上登基时,唐叔信便据守门下省,不光如此,连着尚书和中书的事也往往少不了唐家的说法。”

曲沉舟听着,他虽知道怀王这一代,对虞帝这一代的过往并不了解。

“之后,皇上提了我爹就任尚书省,柳家毕竟有根基,我爹那个人是不爱争,但该管的也能护得住,皇上又常召我爹议事,唐叔信再想向尚书省伸手,就没那么容易。”

“再后来,皇上请回林相为中书令,施行政令。林相那个脾气就更不好惹了,所以如今三省鼎足而立,皇上的确长于制衡。”

“你看我二叔任职户部,多得是时间跟内侍省扯皮拉筋。”

“大理寺也一样,早年与锦绣营颇有冲突,大理寺还想着维持面子上的和气,廖广明可不管那一套,据说那几年大理寺形同虚设,被京兆尹、刑部和锦绣营瓜分。”

“如今换了大理寺卿,刑科有凌河撑门面,凌河背后是林相,两位少卿又被闲置。”

曲沉舟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这官场中的夺权与朝中宫中一个道理,拼的就是气势和靠山。

“世子身份尊贵,谁都知道做大理寺推丞不过是权宜之计,皇上该是想着世子之后补上大理寺少卿的断层,”他想着前世的事,拈着蒸饼问道:“如今民科的事务放在哪里?”

柳重明看他一眼,心下宽慰——比起白石岩,这人真是一点就通。

“据说京兆尹消停了,就是廖广明还不死心。锦绣营的地位全看皇上心情,廖广明去争,一面是向皇上证明自己,一面是为自己树敌。”

“除此之外,他也没什么别的本钱可值得拿出去做交易,”两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曲沉舟不再多说,只问:“世子这是在为大理寺打算,还是为锦绣营?”

“你说呢?”柳重明反问他。

曲沉舟微笑起来,寻对了方向后,重明果然不需要他怎样操心,无怪乎当年接手白石磊带走的几万兵马,仍能在几方受敌的困境下杀入宫城。

柳重明看着他开始埋头专心吃饭,忽然问一句:“会喝酒吗?”

曲沉舟诧异一下:“会。”

不多时,下人端来一杯酒,放在他面前,他看着柳重明的眼神示意,尝了一口。

酒味醇辣,回味悠长,咽下去后,舌尖上留着清晰的涩。

“喝过这酒吗?”柳重明问他。

他摇头,宫中不会准备这么苦这么烈的酒。

“那你为什么要去买下那间养拙酒铺?”

这已经是柳重明第二次问这个问题,曲沉舟看着面前的酒杯,又尝一口,确定自己没有喝过,看下人们都已经远远离开,才微微垂眸。

“世子,我身在宫中,的确不知那酒铺的古怪是真。”

“前一世中,柳家败落,贵妃娘娘也受牵连,虽然皇上念及旧情,罪不至死,却被囚于冷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