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杭拾甫拉着杭筝一路急……(第2/3页)

两个人都安静了下来。

正在这时,一人突然又出现。

赫然便是之前在粮仓前放粮的连侯。

“杭大人,陆大人!”

连侯喊到。

陆旷之收了之前的神色,极为冷漠地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你来这干什么?”

连侯闻言,笑了笑然后对着杭拾甫拱手行了个礼,道:“下官是来向杭大人赔礼的,之前在粮仓处多有冒犯小姐,还请大人赎罪!”

经连侯这么一说,陆旷之才想起杭拾甫之前是接到消息后,神色匆匆的便离开了,原来是杭筝和连侯对上了。

陆旷之虽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但也猜想到,杭筝应该是在连侯手上吃了个大亏了。

想着陆旷之看向了杭拾甫。

杭拾甫一手揉了揉额角,一手摆摆手声音疲倦地说:“是筝儿不懂事,于你添麻烦了,你别怪她年纪小不懂事就好。”

连侯听完杭拾甫的话,立马诚惶诚恐地说:“杭大人严重了,下官怎敢,大人不怪罪就好。”

杭拾甫不想再和他纠缠这个问题,他放下揉额角的手,抬眼看向连侯问:“除了此事,可还有何事?”

听到杭拾甫的问话后,连侯左右看了看,神色变得犹豫起来。陆旷之见他这样神色顿时变得有些不耐烦起来,他瞪了一眼连侯道:“这里就我和杭大人,连大人有什么话直说,不必吞吞吐吐。”

连侯这才像是做了什么决定一样,表情决然地说:“大人,城外叛军有五万之多,而应城的护城军不过一千人。咱们怎么打得过?

这打仗受伤害的还是老百姓,所以下官认为,不若,咱们开城门投降吧!”

最后一句话,连侯说的极小声,只有他们三人听得到。

陆旷之此刻正在喝茶,一听他的话,手里的杯子差点掉在地上。

用手去接,又被热茶烫个正着,他手忙脚乱地把茶杯放到桌上,看着连侯满脸的不可思议,而后惊愕地说:“你疯了?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投降叛军,等同谋反。连侯这是活的不耐烦了,还是想弄死他们二人?

连侯看向陆旷之苦口婆心地说:“陆大人,咱们得以百姓为先,打肯定是打不过,朝廷也不愿意派兵支援。难道这是让我们,让百姓全部都上战场吗?

战死沙场是死得风光,留一世清明。开城门投向叛军是要遗臭万年。可陆大人,个人得失不重要,现在我们得顾百姓的死活。”

“你……”

陆旷之被气个倒仰,他指着连侯,怒吼:“连侯,你别乱往我头上乱扣帽子?你自己怕死,别扯到百姓身上。”

面对陆旷之的话,连侯立马不愿意了,他昂着头,挺直了腰板,同样不甘示弱地大声说:“陆大人,我连某人绝不是贪生怕死之人。我只望能让应城百姓平安渡过此劫。

陆大人,你未曾上街看过,你知道百姓现在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吗?再这样下去,百姓都得饿死了。”

连侯的话说得理直气壮,在旁人听来句句在理,可陆旷之险些被气得吐血。

这这这连侯什么意思?

他和杭大人几日几夜没睡过好觉了,现在怎么从连侯的嘴里出来就变成不体察民情,只顾自己功绩清名不顾百姓死活了?

以前他就总觉得这个连侯不对劲,但总是想不出到底哪里不对劲,还一直和他称兄道弟,把他当一心为民的好官,并引以为知己。

直到此次应城受难,真遇上事了,这连侯以驻守处理城内事宜为借口一直不曾出现。

后来又联合城内商户,逼迫他和杭大人捐出家中粮食,美其名曰为百姓解粮食之困。

他不是说,不可以捐,这本也是他们应该做的。

可连侯倒好,趁着他和杭大人不在,直接带人将他们家中粮库中的粮食差点搬完,就剩了一袋白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