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封赏(第2/3页)

可是,这几年下来,兴国公的功勋,皆是有目共睹,一个国公,还真是不够!或者世袭,或者封王,甚至是王位世袭,都是可以的。

真是围绕兴国公的封赏,当初朝议的时候,商量了几天,才最终有了结果。

此时,王承恩一听,便立刻跨前一步,表情严肃地回奏道:“奴婢在!”

崇祯皇帝表情严肃地说道:“宣布朕封赏先生的旨意!”

“奴婢遵旨!”王承恩早就知道是这话,便立刻回应一句,随后从身后一名内侍端着的盘子上去取了一道圣旨出来。

边上的文武官员,看着这一切,没有一点惊讶,很显然,他们都知道这事。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当王承恩拿起圣旨还没有展开的时候,却听张明伟大声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我的功劳真得够大?”

“当然!”崇祯皇帝一听,理所当然地点头说道。

张明伟听了,转头看向王承恩和堵胤锡等人,又对他们说道:“我的功劳真得够大?”

王承恩和堵胤锡顿时感觉好像有点不对了,不过他们互相看了一眼之后,还是点点头回应。反正陛下都已经先肯定了,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不用和陛下唱反调。

张明伟看他们点头,便转头看回崇祯皇帝,严肃地说道:“既然如此,我希望这个封赏能如我所愿,要不然,我不会接旨!”

“……”一听他这话,所有人顿时都愣了下,他们都没想到,国公竟然有这么一个说法。

崇祯皇帝回过神来,便有点好奇,看着张明伟一时没说话。

有的时候,他也是很无奈的。如果张明伟不接旨的话,那就尴尬了。

真别说,如果张明伟不满意,他不接旨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于是,他便有点好奇地说道:“先生且说来听听!”

其他人也都是好奇,不知道兴国公会给皇上提出什么样的条件?

该不会他不知道皇上力排众议,给他定下了这么高的封赏,所以另外提出了要求?

万一他提出的要求,让皇上难办怎么办?那皇上是答应还是不答应?万一下不了台怎么办?

这种事情,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提出来,隐隐地是有一点要挟的意思,该不会真得是要在这种情况下逼着皇上答应什么一般情况下不好答应的要求吧?

一时之间,所有人便都竖着耳朵,想听听兴国公到底会提什么要求?

要知道,如今的兴国公,那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兴国公的权势,其实已经到了顶点,不管是官场,还是民间,又或者军中,都是威名赫赫,为人所敬重的。

以他如今的身份和地位,他还能有什么要求呢?

就这么的,在所有人的期待中,只听张明伟认真地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我有两个要求,如果陛下能答应,便是对我最好的赏赐!”

“嗯!”崇祯皇帝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当即认真地说道,“先生请说!”

张明伟没有犹豫,立刻便说道:“第一,我的一番心血全在新学,因此,我希望陛下能答应,科举之中增加新学一科,和如今四书五经之圣贤之学并立。新学考评不通过不得为官!陛下,可否?”

说到这里,他便又立刻补充道:“大明之所以能中兴,至少有很多功劳要归功于新学,相信这点也是有目共睹。不管是蒸汽火车,还是水泥、玻璃,甚至是改进火器等等,方方面面,如果能学好新学而用之,便是大明之福,此言绝不有虚!我一人之力有限,我希望大明所有人都能学新学,用好新学,如果我大明之强盛,便指日可待!”

这个事情,其实张明伟和崇祯皇帝以前就提过。对此,崇祯皇帝看到新学带来的种种好处之后,也是乐意的。不过毕竟科举是事关所有读书人的事情,之前蒸汽机时候有闹事,也是因为新学影响到了旧有读书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