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原来沈音音是来相亲的!……(第2/4页)

阿素将他上下打量一遍,忽而露出了然神色,指了他道:“识得的!”

体健高大,常骑马,可不就是那陆参军的长随--唤作福顺的。

于劲颔首,翻身下了马,超巷子望了眼,从腰间解下一枚玉佩,递上去道:“沈姑娘在外受苦了,大人令我来接你们,往后,定不让姑娘再受半点风雨。”

阿素拧了眉,这陆参军爱慕她家姑娘她是知道的,可如今这话却实在失礼,哪有不明不白接进府的?

她往后退了退,面色不太好:“大人的好意我们姑娘心领了,只如今却不太合适,若是有心,不若腊月十八来广寒寺赏梅。”

腊月十八,林嬷嬷给姑娘相看良人,倒也不多这一个。

于劲挠挠头,人接不回去,有些为难,可也知道沈姑娘的脾性,看着软糯,实则是个有主意的,也不好硬来,只得去回话了。

江陵城南临江的金台坊,乃是个一等一的清雅富贵去处,许多官宦富商在这一带置了私宅,偶尔来住。

一户临江而起的三进小院落,黛瓦灰墙,清雅素净,里面假山流水潺潺。

江陈洗去了路上的风尘,换了簇新的月白长衫,一副清贵公子模样。

他背身立在廊下,目光落在院里的红梅上,听见廊下脚步,也未转身,还是闲散模样,只背在身后的手,却骤然握紧了。

那脚步声越来越近,他却听出些不对,忽而转身,对着于劲蹙眉:“人呢?”

“沈姑娘.沈姑娘说是,今日相见有些不妥,想要邀大人后日广寒寺赏梅。”

于劲说的小心翼翼,生怕又惹了主子不高兴,他是个大老粗,实在想不明白,既想见人,船上直接扣下便是了,何必还要先回了住处,沐浴更衣再见,白白折腾。

江陈不动声色的扬了下眉,赏梅?

.

音音躲在紧闭的漆黑木门前,微微探头瞧了眼巷口,看见阿素大大方方走过来,低声问了句:“是谁?”

这泗水巷前边就是江陵府衙,料想定不会有歹人敢在此行凶,才放心让阿素在巷口探看。

阿素噗嗤笑了一声,掂着手中羊脂玉道:“是那陆参军派了长随来,说是要照顾姑娘一辈子。”她摊开手:“喏,还送了块玉佩来。”

音音被她调笑的红了脸,连看也未看,便将那玉佩推了回去,嗔怪阿素:“这玉可不是随便收的,你先放好,改日必要还回去的。”

阿素吐了吐舌头,只道:“知道了,知道了。”

两人拐出泗水巷,经白下长街,再一拐,便至文户巷的季家府邸。

红漆门前的风灯已燃了起来,影影绰绰映出昏黄的光。

季淮刚下了值,正欲进门,抬眼便看见了小姑娘单薄的身影。

他微愣了下,三两步走过去,颀长的身影将小姑娘罩住,温润的声音里有些无奈:“说好过几日等我去接的,怎得自己回来了?这天寒地冻的.”

“大哥哥!”音音打断他,含笑道:“我这不是回来了吗,你年底政务繁忙,何必麻烦。”

季淮清俊的面上一闪而过的失落,小姑娘总是如此,自己能办到的事,绝不麻烦他,独立又坚韧。

可,他想她麻烦他。

他吐出一口浊气,还是朗月般的笑,只带了点强势,果断道:“音音,别叫我大哥哥,唤我季淮。”

音音一愣,不肯松口:“不成,大哥哥就是大哥哥,岂能.”

她话还未说完,便见林嬷嬷扶着婢女春杏的手,颤巍巍迎了出来。她将人仔细打量一番,问路上吃用,问这几个月可有委屈?

小阿沁也蹭蹭跑出来,拉着姐姐不松手。

一大家子簇拥着往里走,林嬷嬷事无巨细问了一遍,瞥了眼身后的儿子,忽而转了话风:“回来的正是时候,我帖子都下去了,等后日,嬷嬷带音音去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