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害怕孤独……(第4/16页)

因此杨兼做成绿油油的糯米团子,其他膳夫们看了只觉得咋舌,从未见过这等青绿色团子。

杨兼将糯米团子揉好,下一步就是青团的馅料问题,都是现成的,膳夫准备了豆沙馅、枣泥馅等等,除了这些中规中矩的馅料,杨兼还让膳夫们准备一些炒熟的肉松,还有一些蛋黄。

杨兼准备做一些肉松蛋黄馅的青团!

若说肉松蛋黄馅的青团,那可是现代的网红小食,肉松喷香,蛋黄浓郁,外面裹着软糯可口的糯米,一口咬下去,蛋黄还在流油,别提多满足了,杨兼是个北方人,但是他莫名喜欢这口儿,果然网红是有网红的道理的,而且肉松蛋黄味的青团是咸口,杨兼也能吃一些。

杨兼麻利的开始包青团,将肉松和一些油和起来,把蛋黄包裹在正中间,做成一个大大的肉松蛋黄球,再把馅料包裹在青色的糯米面之中,揉成圆团,每一个青团足足有掌心大小,圆圆润润,看起来光洁又可爱,因为是圆形的,乍一看充满了幸福感。

杨兼做的肉咸蛋黄青团,个头圆润,馅料极其饱满,很快揉捏了一堆,只需要上锅蒸熟便可以食用了。

为了区别,杨兼将甜口的青团做的小一些,咸口的肉松蛋黄青团做的大一些,上锅蒸好,很快出炉,全都捡出来,避免粘黏在一起。

经过蒸熟的青团,外皮更是光洁润滑,打眼看上去郁郁葱葱,颜色鲜亮而好看,不过青团的內馅都包在里面,所以即使蒸熟,也闻不到甚么香甜,或者醇厚的味道。

杨兼将青团留下来一些,特意分给膳夫们,刚才他已经把做法交给了膳夫,这会子让他们尝一尝味道,以后宫中的小零食也可以多一味。

杨兼端着咸口和甜口的青团离开膳房,刚走出去,还没走远,膳夫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尝试青团了。

他们经常听说天子的理膳技艺了得,但是总是无缘尝试,今日看到天子料理青团,一个个都很奇怪,大部分的膳夫都是北方人,从未见过艾草的这种吃法,好奇的不得了。

主膳中大夫拿起一只青团,正好是蛋黄肉松的,入手沉沉,馅料实打实,沉的好像一只小秤砣似的。

主膳中大夫先是闻了闻,只能闻到艾草的香气,很是清香,但是旁的多余的香气根本闻不到,这就是一只“其貌不扬”的小团子,然而一口咬下去……

杨兼听到身后爆发出“太美味!”“太香了!”“口感竟如此软糯……”等等的赞叹声,几乎把膳房的屋顶给掀了。

杨兼笑了笑,自行端着承槃回到了路寝宫,也没让宫人帮忙,端着承槃往最里面的太室而去。

杨兼进了太室,杨广还在批看文书,他去了这么久,杨广一动不动,定力十足,完全没有分心,已经批看了一摞的文书。

杨兼走过去,杨广听到了脚步声,不过没有抬头,还在批看文书。

嘎达——

杨兼将青团的承槃放在案几上,笑着说:“儿子,劳逸结合,吃点小食罢。”

杨广这才放下手中的毛笔,心里默默的想着,朕无法劳逸结合,还不是父亲害的?

他一眼就看到了承槃中大大小小的青团,杨广算是很见多识广的,毕竟他曾经是天下之主,不只是北方的人主,南北在隋朝统一,因此杨广也见识过很多南方的吃食。

青团就是其中一味。

杨广惊讶的说:“青团?”

杨兼点点头,说:“来尝尝。”

这吃食在北方不常见,杨广以前食过,不过他从来不偏爱这口,所以吃的很少,如今回到了南北朝时期,南北还未统一,有明显的分界线,因此在北方,更难见到青团。

杨广放下毛笔,并没有立刻吃青团,而是去洗了洗手,简直是一丝不苟,毕竟杨广是有些洁癖之人。

擦干净小肉手,这才捏起一只青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