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034 滤镜 下半段叫做梨园歌舞(第4/5页)

因此,她先宣布了今年新的奖金制度,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拿钱办事。

“从明天开始,相声剧场和曲艺剧场实行不同的奖金制度。奖金每个月分发,不用等到年底。”

听到这条消息,三十多名相声演员们都迷惑不已:每个月分发的奖金?那怎么发呢?谁能拿到奖金呢?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分配额度?

林桥给出的答案是:只要是上台表演的相声演员,都有拿奖金的机会。重点是看你的相声精不精彩,能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首先说相声剧场的奖励标准:按照场子响不响来核算奖金。”

“一段30分钟的相声里头,抖包袱起码要在10次以上,观众笑场的次数不能少于4次。如果观众多于4次笑场,那么多响一次场子,就奖励50块钱。这个奖金上不封顶,大家自己把握。有本事你们就在30分钟的场子里,让观众笑20次,那么一天之内上千元奖金到手。”

卧槽!

30多个相声演员都炸了,居然是按照笑点分配奖金!这个标准闻所未闻啊!

可抖包袱,让全场观众发笑其实是很难的,但想想一场上千元的奖金……太他娘的香了啊!

说完了奖金制度,林桥再补充惩罚制度:“如果抖包袱少于十次,少一次惩罚50元,大家自己好好努力。这个奖罚制度都是绝对公平的,我会每天都亲自观看你们的演出,并且录像清点观众的笑声。不会少一次奖金,也不会多给一次奖金。大家明白了吗?!”

她拿出了严肃的态度来,那冷淡的目光一扫,浑身都是女BOSS的韵味。

“知道了!”

“只要公平就好,我没什么异议!”

“这个奖金制度也行,起码月底就能拿到结款!”

相声演员们对此都没啥意见,大家都是靠本事吃饭的人,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接下来林桥再宣布了曲艺社的奖罚制度。

和相声组不同的是:曲艺社是分组让观众打分,从而决定奖金的去向。

她宣布道:“沈瑛瑛是曲艺社的总负责人,下面的表演队分为三个组,每个组一共10人。而每组的曲目表演完毕以后,我们会现场随即抽取观众打分。6分是及格分。如果观众打的平均分低于6分,那么每低一分,队伍全员罚100元。同样的,哪支队伍的平均分高于6分,每多一分,月底多100元奖金。按场次算。上不封顶,大家自己把握机会!”

沈瑛瑛带领曲艺社的姑娘们同意这个制度,林桥的安排很周到,给她们的福利也很好。

奖金制度宣布完毕,林桥接下来再宣布了第二大改革:“从今往后,我们剧场的每场表演都要录下来,并且把好的相声和曲艺上传到网络上。”顿了顿,她再补充一句:“也不准阻拦观众录像,他们也能帮我们将视频传播出去。”

这话刚一出口,立即就有人站出来反对:“不行,我们相声演员的作品都传到了网上,那还有谁来剧场听相声?!都在网上听相声不就好了!”

“宋玙璠走了以后,买票听相声的观众本来就少,作品再传到了网上,还有谁来买票呢?!”

“林师妹,这真的不行啊,北京的相声剧场没有这样办事儿的!”甚至连胡宇航都觉得她的改革行不通。

全国没有哪个相声剧场准许观众录像的。就跟去电影院看电影一样,观众盗录原创作品向来都是违法行为。

但林桥反问道:“宋玙璠是我一手捧出来的相声演员,我且问大家一句:他是在什么平台上大红起来的?”

这个大家都知道:“他在《欢声笑语》的比赛上红起来的。”

林桥一言定论:“这就对了,他在节目上红了起来,成了个新晋网红。结果师弟他一开专场,满坑满谷的观众买票进了剧场。因为这些观众不是来听相声的,而是来看他这个人的。观众甚至买的不是听相声的乐子,是花钱看偶像和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