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八年后(第3/4页)

这越看越慌,越慌就越不会打。

最后都是魏军顽强抵抗,秦军那边连连告捷,赵军这边则是举步维艰,甚至还多有损失。

看到镇北侯的奏折,这下子赵皇不干了。

这么打下去,到时候赵国损失惨重,最后地盘反倒是大半让秦军占了去。

等到秦军消化完了魏国的地盘,到时候不就轮到自己了嘛。

赵皇可没忘记所谓的和平只有十年时间。

恰好魏皇那边也给了赵皇一个台阶下。

那就是魏国决定割让三郡送与赵国,只求赵军放缓攻打速度,让他们有时间和秦军决斗。

一听有这好事,赵皇立马让镇北侯同意了。

打仗他或许不行,看热闹那还不是一个顶俩。

于是魏军这边稍作抵抗,就纷纷撤退,收拢防守战线,将已经快打得稀巴烂的三郡让给了赵军。

赵军这边收了钱自然好说话,一副就地修整的模样。

没了赵军的压力,魏国抽调力量,全力与秦军抵抗起来,一时间竟僵持住了。

说是僵持,其实魏国国境还是在秦军的蚕食下一点点缩小。

但赵皇一时间也没啥好办法。

他暗中收了魏皇好处,答应不去打他们。

而且光是之前的西沙郡外加魏国割让的三郡就需要好长一段时间消化,巩固统治。

他和秦国又有和平盟约的存在,更不好动手了。

直到三年前。

魏军抵抗战线岌岌可危,不由一路将战火拉到赵军附近,更是故意露出破绽。

秦军为了快速撕破魏军防线,当即抓住了破绽。

但代价则是在赵军面前空门大开,一旦赵军出手,他们就会损失惨重。

这是个阳谋。

秦军在赌赵军会遵守和平盟约。

魏军则是在赌赵军不会放弃重创秦军的机会。

最后魏军赌赢了。

赵皇和镇北侯都没有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魏国基本上被打得半残,未来赵国的对手就是秦国,给了机会就要抓住。

一旦能歼灭秦国这支大军,赵军可以顺势一路攻下秦军占领魏国的地域。

而魏国也承诺这些已经被占领的地盘可以分出一半送给赵国。

那短短几日,三国之间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博弈。

最后秦军遭受赵军偷袭,又有魏军夹攻,不得不壮士断腕,舍弃了数十万的精锐部队,才逃出了赵魏两军的合围。

这一次,也算是赵国亲自撕毁了和平盟约。

后来赵魏两军一路追击秦军,迫其后退三千里,足足夺回了四郡之地。

赵魏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赵国也因此一跃成为纸面上三国最强。

那两年,堪称赵皇的高光时刻,更是直接打开庙门,祭祖告慰列祖列宗了。

开疆扩土,一直是帝皇的毕生功绩。

然后噩梦开始了。

一年前。

重整旗鼓的秦军直接攻赵。

准确来说,是攻打赵国占领秦国原本占领魏国的那片区域。

一时间赵军进退两难。

他们这才发现,赵国占领的这些地盘恰好给魏国做了一个简易的外围防护。

秦军想要攻魏,就必须绕过赵国。

可有前车之鉴,秦军哪还会相信赵国。

让赵皇放弃到手的好处,他又是万万不肯,才刚刚跟老祖宗说自己出息了,这会儿认输,岂不是太没面子了。

然后赵皇就直接驳回了镇北侯的撤退请求,让其死守。

这下子赵军也感受到了之前魏国的压力。

赵国被拖入了战争的泥潭,倒是魏国抓住时机狠狠喘息几口气,续了一波命。

前不久。

镇北侯终究没能逃脱宿命,战死沙场,赵军因此大败。

赵皇承受不住压力,加上魏国主动找上门结盟,两人一拍即合,那就合伙干吧,先把秦国干趴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