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2/7页)

“你给指点指点?”

安娜一笑。“他是孩子。你是大人。”

格雷厄姆觉得,这话虽是真知灼见,但却似乎于事无补。

显然,她看出格雷厄姆有点不知所措。“见机行事嘛。”

格雷厄姆深吸一口气,朝楼上走去,每走一步,魁梧的身躯都压得楼板咯吱作响。他敲了敲孩子的门,没等应声,便走了进去,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事。

约伊长着一张圆圆的脸,脸上生满了雀斑。他坐在桌前,抬起头。桌面被一个很大的平面显示器占据了大半。他反戴着线帽,活像一个说唱歌手。或是黑帮打手。他正在和一个朋友网聊。网络摄像机正开着。格雷厄姆不喜欢这种东西,他的朋友会看见他,看见房间。

“作业做得怎么样?”

“做完了,”他手上敲击着键盘,眼睛并没有看键盘,也没有看格雷厄姆。

墙壁上挂着格斯·范·桑特【注1】的电影《迷幻公园》【注2】里的几张图片,都是波特兰人玩滑板的镜头。这些图片一定都是约伊打印出来的。那是个不错的电影——只是对成人而言。格雷厄姆反对带孩子去看。但约伊对这部片子特别着迷,所以就生气了,最后布琳只好默许。结果,影片才放到第一个特别恐怖的镜头,他们就被吓得从电影院里逃了出来。格雷厄姆嘴里没有借机说些果不出其所料之类的话,但实际上差不多已经告诉妻子,下次她得听他的了。

【注1】:美国著名导演,其作品《大象》获戛纳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2003),《迷幻公园》获戛纳影展评委会特别奖(2007)。

【注2】:美国著名导演格斯·范·桑特执导的一部惊悚片。“迷幻公园”是一座位于波特兰的滑板公园,也是滑板爱好者的圣地。一个喜爱滑板的少年Alex失手杀了人,他的生活从此便在迷惘、流离、逃避和推卸责任中挣扎,谎言成了他最大的庇护伞。该片几乎所有演员都为非职业演员,早在2006年7月,格斯·范·桑特便通过MySpace募集本片演员。片中有一些非常精彩的滑板动作。

“那是谁呀?”格雷厄姆望着电脑屏幕问。

“谁?”

“你叫IMing?”

“是别人。”

“约伊。”

“托尼。”男孩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格雷厄姆的秘书每分钟能打120个词。约伊似乎打得更快。

格雷厄姆担心那可能是一个成年人,于是便问,“托尼是谁?”

“是我们,你知道的,班上的。托尼·梅泽尔。”听他那口气,好像格雷厄姆认识那个人似的,其实他根本不认识这么一个人。“我们正在,像什么,进入‘超级星球’。他过不了第六关。我都打到第八关了。我正在教他呢。”

“好了,已经很晚了。今晚IMing就到这儿吧。”

约伊继续敲着键盘,格雷厄姆在想,他是不准他玩下去呢,还是干脆跟他说声再见。若是不顺着他,会吵架吗?他的手心出汗了。他会开除偷东西的雇员,他会挺身面对闯进办公室的窃贼,他会阻止工人们的持刀械斗。可处置那些事,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张呀。

又是一阵急促的键盘敲击声,电脑屏幕随即返回到了桌面。男孩抬起头,显得挺开心。问,“什么事?”

“手怎么样?”

“挺好。”

男孩又抓起了游戏控制器。飞快地按着键,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约伊有十几个电子小玩意儿,像什么MP3、iPod、手机、电脑,等等。他好像有很多朋友,但与他们的联系多是通过手指,而不是面对面的交谈。

“你要点阿司匹林吗?”

“不用,没事。”

男孩全神贯注地在玩游戏,他的这位继父看得出,他已经有点戒心了。

格雷厄姆一开始是想用话套出他旷课的事,但现在看来按照安娜说的那样指望直觉是指望不上了。脑子里又回到了洗碗时候的想法:对话,不是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