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皇上圣明(第3/3页)

但实际上,他们这一百八十号人只不过是朝廷的储备干部,能不能转正还得看本事,就算能转正,大部分人一辈子也都在外地为官,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能位列庙堂之上的屈指可数。

琼林宴无非是为了让皇帝和满朝文武认识认识新晋的储备官员,聊聊风月,拉拉家常,再比试一下诗词歌赋,悠哉的很。

沈嘉因为坐的离赵璋太近了,一直心神不宁,总感觉皇帝的目光在他身上扫来扫去,可偷偷看去时又发现是自己的错觉。

在他愣神的时候,身旁的榜眼推了他一把,沈嘉回神,见众人都看着他,眨眨眼,一脸懵圈。

同批进士中,有几个和沈嘉关系好的,忙帮着打圆场,“状元郎这是被舞姬的曼妙身姿迷了眼了,楚尚书刚才问您是否要赋诗一首?”

沈嘉明显能感觉到上头一股冷风吹来,尴尬地接话:“没有没有,刚才下官是在想住所的事情,一时分了神实在抱歉,赋诗的话,不知楚尚书想以什么为题?”

楚荣威乃是礼部尚书,一张国字脸不笑的时候看起来凶巴巴的,平时最重礼仪教化,是朝中出了名的古板人物。

“今日乃大喜的日子,不如就以各位金榜题名的心情来赋诗,增添点喜庆。”

众人朝上首的皇帝看去,等着他发话,赵璋是知道沈嘉不擅长作诗的,当年一同学习时,他就常评价说沈嘉的功利性太重,少了文人的随性疏阔,只专注于八股文,考什么学什么,旁的只是初略学一学。

他突然想看沈嘉吃瘪的样子,笑着道:“不错,今日才子聚集,不赋诗一首岂不辜负了这大好春色,不如以”春”与”喜”为题,大家在一炷香时间内把诗词写下,最后由徐首辅、秦掌院、国子祭酒康大人一同评审,得头名者,朕赏赐玉井坊三进宅院一座。”

皇帝此言一出,不仅新晋的进士们动心不已,就连朝中文官武将也眼馋的很,文渊阁大学生吴海清起身问道:“皇上,不知我等可否一同参加比试,如此厚赏,老臣也很心动啊。”

大晋官员的俸禄不算低,但在朝廷做官的哪个不是家里仆从成群,还有四季礼节应酬,开销大的很,许多官员到现在还在租房子住呢。

一座玉井坊三进的宅院就算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因玉井坊里住的全是高官勋贵,这个奖品价值甚至超过了不少官员一辈子的俸禄总和。

赵璋见多数文官开始蠢蠢欲动,提醒道:“吴大人是当之无愧的书画第一个人,您老的才学拿出来与这些新科进士们比拼,有点以大欺小之嫌。”

吴大人老脸一红,做了个揖退了回去,不过赵璋也不是不公平的人,想了个法子说:“不如这样,谁都可以参加比试,不过分开比,新科进士们一块,奖品不变,朕再拿一座康宁街四进的宅院做奖赏,如此可好?”

老臣们感动的热泪盈眶,庆嘉帝虽说早期手段冷酷了些,但平日里对他们也还和气,奖罚分明,他们有什么不乐意的呢?

“臣等谢主荣恩,皇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