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约法三章(第2/5页)

“多谢崔大人,也祝您早日高升。”沈嘉好脾气地回道。

崔修竹气得够呛,却也不敢再得罪沈嘉了,随着两人差距越来越大,崔修竹连嫉妒都嫉妒不起来了。

其他翰林院同僚也纷纷上前给沈嘉贺喜,圣旨赐婚,这件事背后里大家议论纷纷,但面上总归是喜事。

和沈嘉关系较好的几位翰林学生拉着他私下问:“沈大人,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啊?怎么好端端的给你赐婚了呢?那位柳县主……”

柳嬿婉可是长安名人,柳家没败前柳嬿婉可是长安第一美人,深得各家公子追捧,柳家遭难后,多少人都捧着银子想把这位美娇娘买回自家,可惜她进了教坊司,最后又进了宫,虽然是最低位分的美人,但那也是皇上的女人,大家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没想到时隔三年,皇上居然会把这位大美人赐婚给臣子,不少眼红的男人酸熘熘地说:“不过是残花败柳而已,皇上也真不够地道的,真要赐婚,皇家公主郡主里难道没有合适的人选吗?我看这沈嘉受宠也有限。”

也有看的明白的,“之前才放出了娴妃和宋昭仪,现在连柳美人也离宫了,宫里只剩下刚升为皇后娘娘的魏锦容,还有被禁足的蒲秀芳,可以见得,皇上应该是对皇后娘娘情根深种了,为了她不惜遣散后宫呢。”

“哦,原来如此。”大家深深觉得这就是皇上遣散后宫的真相,这是帝后琴瑟和鸣,不容其他女人插足啊。

好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

沈嘉听完大家的问题有些尴尬,总不能这是皇上暗度陈仓的计谋,心虚地回答:“大人们见谅,皇上怎么想的微臣也不知道,柳县主人美心善,能赐婚给我,也是我的荣幸。”

“人美心善是没错,和沈大人站在一起真是一对璧人。”曾经有幸见过柳美人的杨大人说。

“不知婚期在什么时候?我们可是要去讨杯喜酒喝的。”

“那是自然,皇上感念柳家家破人亡,决定让县主将家人先安顿好,等明年秋高气爽时再成亲不迟,正好那时候家父家慈也到长安了。”

“皇上真是仁慈啊!”大家感慨道,觉得这样的安排真是再妥帖不过了,到时候双方都没有遗憾,这个婚礼肯定也就更完美了。

沈嘉面上笑得开怀,心里早哔哔开了,真实原因哪里是这个,只是赵璋不想他太早成亲而已,要不是他年纪确实大了,拖不了两年,他恨不得把婚期定在大后年。

沈嘉升官,肯定是要好好宴请宾客的,旧的同僚要请,新的同僚也要请,于是选了一个天气好的日子在天香楼摆了十几桌,不请自来的官员还很多,让他一度误以为自己不是要去户部当郎中,而是一跃成为户部尚书。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太后娘娘身体不适,皇上感念她老人家在宫中生活烦闷,特命准皇后娘娘陪着太后去小汤山度假,而封后大典也定在了隆冬十二月初五,离此时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大臣们认定了容嫔乃是皇上的真爱,对太后离宫一事也没什么好说的,想必皇后娘娘是想趁此机会好好孝顺婆婆,博取好感呢,毕竟太后最看重的是蒲家出身的芳嫔。

第二件事,太后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一群人在皇宫外敲响了登闻鼓,状告蒲家一百二十条滔天大罪,震动了朝野。

大晋朝的登闻鼓立在午门外,有士兵把守,并非想敲就能敲的,必须有状纸,有被告,庆嘉帝登基前,击鼓鸣冤的百姓必须先笞五十,后庆嘉帝觉得登闻鼓就是给民众伸冤用的,便免去了刑罚,但如果是诬告,则要下大狱,按照影响大小关个三五年不等,可比笞五十严厉多了。

一般百姓就算有冤屈也不会跑来敲登闻鼓,顺天府外的大鼓也能替他们伸冤,而这一任的顺天府尹深得民心,是天下驰名的青天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