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他是谁?(第4/5页)

沈嘉不知道这样的家具在大晋有没有市场,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如果问的人多了,姐夫不妨自己找几个木匠做几套卖出去,图纸我还留着,如果生意好,再开一家家具铺子也行。”

大姐夫笑容扩大,“我还真没敢想,毕竟这间铺子才刚开始,不过你的提议不错,我会试着去做的。”

沈嘉想起自己要搞报纸的事情,顺便问了他一句:“大姐夫对印刷一事有了解吗?”

“印刷?是指刊印书籍之类的?”

“对,我日常会遇到一些大批量的刊印,以后也许还会有固定的大量订单,如果你能做的好,我可以帮你与朝廷牵线,接一些衙门的单子。”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杨森明白有官员帮忙,生意会好做许多,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有个当官的妻舅的好处,不过印刷厂,他可是一点经验也无的。

“事情是好,可我却不了解这个,恐怕难以入手,不如给我一段时间,我到处问问看看,是否能行还得看过才知道。”

沈嘉点头,本来就只是他的一点想法,如果杨森做不了他可以找门路自己做,算是他和赵璋合作的第一个投资。

沈芃插了一嘴问:“姐夫,如果到时候有赚钱的门路,您可一定要拉上我啊,我们小门小户的,如今没个进项,心里慌的很。”

沈嘉不赞同亲戚一起做生意,提醒她:“你想入股是可以,但不管是赚是亏都不能插手,否则姐夫就不好管了。”

“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懂那些,当然是钱掏出来交给姐夫。”沈芃今日回娘家还有件事,她想让沈嘉去问问张禄在军事学堂过的怎么样,那边消息不通,一家人都担心的很。

不过沈嘉不想管,“他一个成年人还能出什么事?那边是封闭式教学,无论谁家都不许探望的。”

二姐沈菱安慰道:“你就放宽心吧,妹夫是去学本事的,等他出来就是个百夫长了,你二姐夫去国子监也是一月一回,与其担心他们,不如把孩子带好。”沈菱有心提醒她,不要在男人身上放过多的精力和感情,男人心思易变,三妹这样以后是要吃亏的。

沈嘉顺势问道:“二姐夫在国子监还习惯吗?”

“刚去不久,哪里有那么容易,他的本事你也清楚,能去国子监还是借了你的光,不过他写信回来说,遇见了好几个传说中的大人物,都是国子监的夫子,我看他干劲十足,如果能定下心来学几年,也许真能学出成绩来。”

“那就好,只要姐夫肯下功夫,以后总会有机会的。”沈嘉原本可以直接推荐贾听风入仕,以他和赵璋的关系,一个从七品的小官总能捞到的,但他觉得没必要,太容易得到的东西都是不会珍惜的,而且贾听风先去国子监历练一番,结识一些同窗,对他将来的仕途也是有帮助的。

杨森听了很感慨,当初他娶沈菁的时候沈嘉还小,虽然在私塾读书,却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能坐到现在的位置,早知如此,杨家的生意应该做的更大胆些。

他准备写信回去与父亲族人说一说印刷厂的事情,有了与朝廷合作这条线,他们杨家也能勉强算半个皇商了,以后家族子弟入仕也会多许多人脉。

他是商户,他家涵哥儿这辈子都不可能有机会入仕了,但也有商户花大价钱捐个虚官,虽然没什么实权,但名声好听,且后代子孙就能读书科举了,他这辈子就盼着能给儿子铺一条这样的路。

以前觉得很难,现在有了沈嘉这个妻舅,他觉得儿子也许还能有更大的造化,因此他总叮嘱涵哥儿,与赵庭一起听课的时候要多向他学习,学他的为人处世,学他的成熟稳重,哪怕只能学个表面,将来就是经商也比别的商人有底气。

几位姐姐没待太久就离开了,毕竟是当家主母,也不能离开家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