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3/6页)

他在红云公社干了十几年,这还是第二回 接到县里面如此的表扬。第一次是上回余思雅的文章登了报,算来算去,他们红云公社出名都是从面前这个19岁的小姑娘身上开始的。

冯书记只想着荣誉去了,余思雅想得更深远。在会上,梅书记这样表态,那他们的清河酱板鸭不是在县内扬名了?估计这会儿全县没几个单位,没几个公社不知道他们的酱板鸭吧?那以后出去谈生意岂不是更方便了。

果然,话还没说完,新提拔上的秘书小沈就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冯书记,电话,桐岭公社打过来的。”

冯书记赶紧出去接电话。

余思雅等了大概十分钟冯书记才回来,他直摇头:“这是第三通电话了。这些人消息也太灵通了,我才从孟部长嘴里知道事情的经过,他们都全知道了,一个个打电话过来,说要跟咱们学习,都被我给拒了。”

他语气似乎很烦躁,实则脸上带着得意兴奋的笑容,显然对这种在众公社中脱颖而出很是自豪。

余思雅没打算戳破领导这点暗自得意的小心思,正想说建厂房的事,那边又来了电话。

“哎呀,这些人啊就跟闻到了腥味的鲨鱼一样,烦死了,小余,你再坐一会儿,我去接个电话。”冯书记又站了起来。

余思雅笑盈盈地点头:“好。”

这次,冯书记去了几分钟还没回来,倒是新秘书小沈跑了过来:“余副主任,冯书记让你去接电话。”

余思雅忙站了起来:“好。”

她到了隔壁安置电话的办公室,冯书记握住话筒,简单地跟她说了一下情况:“县里面供销社的张主任打来的电话,想跟咱们谈供销社销售酱板鸭的事,我让他跟你谈。”

余思雅又惊又喜,果然,名人效应就是好,就因为梅书记的几句夸奖,这生意都送上门来了。哎,要不是现在的领导都很廉洁,什么都不收,她真想每个城市的领导都送两只酱板鸭,他们可都是活广告,说一句好吃,那简直比她说一百句都有用。

点点头,余思雅去接过了电话,笑着跟电话那端的人打招呼:“张主任,你好,我是清河鸭养殖场的负责人余思雅,对酱板鸭的情况是我直接负责的,我比较了解情况,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

这个张主任是县供销社的一把手,统管着全县供销社的采购销售等工作,可以是个大大的肥差实权人物。

虽然不大喜欢供销社售货员的态度,但余思雅也得承认,供销社的网点分布得最广,遍布全县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公社。酱板鸭要想在全县铺开,在现有的背景下,绕不开供销社。

张主任打电话过来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跟余思雅谈供货问题。虽然前面跟县食品厂说好了以后合作,让他们跟供销社谈合作,但张主任都送上门来了,她也没拒绝的道理。

余思雅将对外面的说法再说了一遍。

张主任其他都没有意见,就是对4块钱的批发价不大满意,希望余思雅能降降价,他提议价格定在3.5,余思雅自是不肯同意。要是这么便宜给了供销社,以后其他单位知道了,还能同意吗?过年人家都去找供销社买算了,单位从供销社那里拿货说不定还比他们这里便宜。

而且她对外宣称的零售价一直是五块,不管张主任是卖五块钱,还是4.5,每只酱板鸭都能赚个五毛一块的,倒手就赚钱的事,要不是现在还没开放,她都想自己干了。

两人在电话里扯了一顿的皮,最后见余思雅怎么都不肯让步,张主任没辙,只得同意了四块的进价。毕竟他可不希望,下次梅书记去供销社还是没有酱板鸭。

挂断了电话,余思雅再度去了冯书记的办公室。

冯书记一脸喜色:“谈妥了?”

“嗯,以后咱们公社每个月向供销社提供五百只酱板鸭和两千只皮蛋。”余思雅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