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7页)

“看看你给我惹的烂摊子。”冯书记指着余思雅的鼻梁。

余思雅无辜地站在办公桌前:“冯书记,你这话我就听不懂了,我最近都忙着咱们养殖场的事,哪都没去,怎么会给冯书记惹烂摊子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冯书记指了指椅子,让她坐下:“没误会,看你拉电线,装了电灯,清河一队、二队的小队长今天跑到我办公室来,说他们也要拉。”

余思雅乐了:“这是好事啊,冯书记,人民向往更美好的生活,咱们应该支持才对!”

冯书记冷哼一声,手指敲击着桌子:“他们占着离养殖场近,沾了光,不花多少钱,就能早早装上了电线,可其他村呢?就他们两个队占便宜,别人能干?”

原来是因为这个,余思雅笑着说:“冯书记,这五根手指都有长短,更何况是村子呢,这不是很正常吗?要依你这么说,那挨着公社的村子更不公平,他们沾祖辈建房子离公社近的光,早早就拉了电线,用上了电。还有那县城、市郊的大队公社更占便宜,他们离城里近,消息灵通,招工什么的可比咱们占优势多了,生活条件、交通条件个方便也比咱们这偏远公社好多了,这又公平吗?”

“你就一堆歪理。”冯书记被余思雅说得无言以对,灌了口凉茶,撇嘴。

余思雅说:“我明白,冯书记也是心系咱们全公社的社员,希望大家都能通上电,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咱们也没必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拦着一队二队,不让他们先过上好日子啊?养殖场修在一队二队旁边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并不是咱们人为设置的,在此前,你我也没想过那么多,冯书记不必介怀。再说,以咱们公社目前的发展势头,要不了两年,大家都能通上电。”

冯书记将信将疑地看着她:“真的?”

余思雅笑着说:“当然,冯书记,我什么时候跟你夸过海口,你说是不是?这样吧,要是咱们养殖场今年效益不错,那到年底,公社出一部分,村民集资一部分,养殖场拿出一笔利润,咱们给全公社都通上电。”

“你舍得?这要花的钱可不少啊,小余同志。”冯书记眯眼瞅着余思雅。

余思雅笑着道:“这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的?养殖场发展本来就是为了带动咱们红云公社的经济,让社员们都过上好日子。要不是现在养殖场还处于发展阶段,缺很多机器,我早把钱拿出来了。”

况且她也希望家里面能通上电,以后晚上不用在煤油灯下看书写笔记了。

冯书记听了这番话,大受感动:“还是小余同志你想得周到长远。”

余思雅笑了笑说:“冯书记,应该的。不过在通电之前,我觉得还有一个事更要紧,那就是修路。”

“修路?你们养殖场到公社的路不是才修好吗?”冯书记抬头,疑惑地看着她,“你又想修哪里的路?”

余思雅最想修的是红云公社到县城这条路,随着养殖场规模的扩大,到县城省城的来往愈加频繁。这条泥土路绝对是个阻碍,但这条路太长了,而且中间涉及好几个公社,这笔钱谁出是个大问题。至于拨款,县里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大单位,也就少了税收和国企利润上缴,因而县财政也并不宽裕,拿不出钱修这么一段路。

所以余思雅只能先折中一下,说道:“就修咱们跟东风公社这段路吧,他们的养殖场要从咱们这儿买小鸭子,又要把大鸭子卖给咱们,两个公社来往挺多的,他们养殖场也赚了不少钱,拿点钱出来修路也不困难。”

目前三公养殖场的饲养规模达到了两千多只鸭子,虽然规模不如清河鸭养殖场,也没开发出其他的副业,但因为现在的人力成本低廉,饲养的食物大多就地取材,也比较廉价,所以利润还是很可观的。每一季鸭子出笼,他们就能挣上千块,除了人工工资和饲料、鸭苗钱,也没其他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