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8页)

“王书记说笑了,没有人是无可取代的,我相信在王书记的带领下,养殖场一定能渡过难关,再创辉煌。”余思雅一副我相信王书记能办到的样子,目光特别真诚。

王书记仿若被人扇了一耳光,苦笑着说:“余厂长,你别抬举我了。我是认真的,要不你别参加高考了,厂子里真缺不了你,咱们都非常期待你回来。”

余思雅不答应,煞有介事地说:“王书记,上大学一直是我的梦想,本来我以为这个梦想要落空了,没想到还能有实现的一天。我怎么说都要好好努力试一次,就这么放弃了,我不甘心。王书记应该能理解我圆梦的执念吧。”

不参加高考,继续回来做厂长,那她上个月在折腾什么?直接不走了不就行了。她又没犯错,王书记也不可能撸去她的职务。

考大学确实是这个时代所有年轻人的梦想,考上了就意味着鱼跃龙门,从此平步青云,毕业去单位就是干部了。

王书记没法反驳,可养殖场这边的事,他现在实在是没办法解决,公社里的人,他也想不出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人。

王书记没辙,索性不再绕弯子了,苦恼地直言:“余厂长,现在厂子里出现了这样重大的事故,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除了你,我也想不到还有谁能解决这些问题,以前都是我的错。请你看在养殖场这两百多名职工的份上,回养殖场帮帮忙吧,以后养殖场的事我再也不插手了,哪怕你去念了大学。”

“王书记,别这么说,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你问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余思雅还是不肯松口,虚伪地应付道。

王书记头都大了,他都已经向余思雅道了歉,还做了承诺,她还不答应,莫非是真的没办法?

办公室里的气氛特别的沉闷压抑。

过了许久,王书记抱着头难受地说:“余厂长,如果你也没办法,那养殖场只能停工停产,卖鸭子和机器来赔付退货的客户了。余厂长,你再想想,有没有什么法子能将影响降到最低。”

余思雅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了口:“王书记,让我回养殖场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有个条件。”

王书记像是在沙漠中迷路的旅人看到了绿洲一样,猛地抬头,琥珀色的瞳孔中燃烧着生的希望,急迫地趴向余思雅那边:“你说!”

余思雅缓缓道:“在省城开门市部,建分厂!”

王书记脑子里乱哄哄的,只有一个念头:“现在养殖场的资金已经断了,还欠着两家养殖场的货款,工人的工资,第二百货公司和供销社那边都要退货,养殖场哪里有钱建分厂啊!”

“今年开设门市部,直营销售我们的产品,年后再建分厂。王书记,第二百货公司目前是我们最大的客户,他们要求退货退款,以后我们的产品就摆不上他们的货架了。出了这次的卫生问题,其他的百货公司和供销社也不会销售我们的产品了,我们将失去省城的零售市场。而这一块是我们淡季最主要的销售来源之一,光这一项的利润就能保证养殖场每个月的正常运转,这个市场不能丢。”余思雅冷静地跟他阐述开门市部的必要性。

1978年城里就会陆续出现许多卖小百货的杂货铺子出现,新的经济即将萌芽发展,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就看谁能抓得住了。可以说,养殖场是赶上了好时候。

王书记认真地听余思雅讲完,他虽然不会搞经济,但余思雅说得挺浅显直白的,他们也确实不能放弃这么大块利润。

“可是我们的产品在省城坏了名声,别人还会买咱们的产品吗?”说到这里,王书记还想起一些细节没跟余思雅讲,赶紧道来,“咱们鸭脖子中吃出烟头这个事在广播里播出来了,不少人都知道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