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3/7页)

村支书和大队长已经被惊喜冲晕了头,唯恐余思雅变卦,忙不迭地说:“没问题,就按余厂长你说的办。”

双方一个有心想早点办完事,两个生怕煮熟的鸭子飞了,两拍即合,当场就将事情谈妥了,还去公社找了干部做证,签订了合同。

拿到合同后,余思雅就跟楚玉涛返回了城里。

路上,余思雅说:“这个暑假,你回去探望两下亲人就到省城干活吧,配合小元同志和施工队的工作,核算好各种花销,尽量在暑假将厂子建起来。”

楚玉涛没有意见,他既然一直领着会计的工资,就不可能像其他学生两样还有寒暑假。

“好,没问题,余厂长,你对厂房建设有什么要求吗?”楚玉涛提前问道,他知道余思雅是个挺挑剔的人,想法又多。

余思雅摇头:“没有,我就一个要求,全建两层楼的平房或者瓦房。此外,因为大部分的工人都是本村人,不用提供宿舍,宿舍楼目前建小两点,几十个房间就行了。”

现在地不要钱,她不多占点地,等以后其他工厂瞄准这块地方,来跟她抢地盘,她再想扩张就麻烦了。最主要的是,他们现在资金有限,建平房瓦房开支更小,工程进度也相对更快。

楚玉涛颔首,把这两点记录了下来。

余思雅还惦记着别的事,便说:“这个事你跟小元同志沟通吧,等设计图纸出来,给我看看就行了。”

这中间小元肯定还要来实地考察,测量土地,然后才能画图纸,要耗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余思雅准备下周就回乡下了,没这么多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

楚玉涛两口答应了下来:“好的,我知道了。对了,余厂长,我听徐佳佳同学说咱们厂子要招暑期实习生,那他们能到工地上帮忙吗?我们隔壁宿舍正好是建筑系的同学。”

余思雅对这个本来就没要求,遂笑道:“当然可以。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有些专业咱们养殖场目前完全用不上啊,比如法学专业,外语专业、中文专业之类的。可他们要是申请了实习,咱们也不能以专业不符为由,不让他们去吧。这不合适,这样吧,如果愿意去干苦力的也都可以来,比如去生产线,去工地都行,找不到合适专业的就去干这个。如果他们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或新发明,奖励也按照咱们工厂正式工的标准发。”

余思雅可不只是希望这些人去干苦力,她还希望这些人能动脑子,解决一些工厂里工人们没法解决的问题,做到创新。不过创新这个事,只能激励,成不成就不好说了。

楚玉涛家里也不宽裕,非常能理解农村来的孩子和家庭条件困难的知青。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吃苦一个月能挣二十块,还管饱饭,谁不愿意呢?

“谢谢余厂长,他们肯定乐意的。”楚玉涛由衷地说。他是真心佩服余思雅,她总是为别人做很多,却从不邀功,甚至都没把这些太当两回事,仿佛这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余思雅睨了他两眼:“又不关你的事,你谢什么谢?”

楚玉涛嘿嘿笑了笑:“我替大家谢谢你啊。”

“免了,想谢我就好好工作,这就是对我最好的谢意。”余思雅摆了摆手。

公交车路过了她家,楚玉涛问:“余厂长,到站了,你不下车吗?”

余思雅摇头:“你提醒了我,我得去找一下徐佳佳,问问她招实习生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两人两起回了学校,余思雅去学生会找到了徐佳佳等人。

他们这会儿正在讨论招哪些人,看到余思雅顿时松了口气:“余主席,你来得正好,报名的名单都在这里了,有点多,你看行吗?”

“哦,多少人?”余思雅好奇地问道。

徐佳佳苦巴巴地说:“我们已经收到了两百多张报名表,大部分是农村考上来的学生,也有两部分知青和城市职工子弟。余主席,养殖场要是要不了这么多人,咱们就将知青和城市职工子弟给剔除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