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3/7页)

余思雅默默摇头。面前的柴厂长穿着体面,已看就是个中年干部,可贺教授已经像个垂垂老矣的暮年之人,看起来就像是两代人。生活的磋磨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很大。

柴厂长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其实他当年是被他资助的学生举报的,所以他对省大的心结很深。后来省大邀请他回去教书,当年的房子也还给他,但他不愿意回去。除了这个因素,就是他的爱人现在的状况很差,不能见陌生人,连见了我都害怕。余厂长,你的事迹报纸、电台都讲过,咱们省城人民也都清楚,我也知道你是个一心为民富有正义感的好干部,我也希望中华能去更好的岗位发挥他的能力。可他家现在这种状况,恐怕实在是不合适。”

柴厂长这番话情真意切,余思雅有些触动。但他不赞同柴厂长的:“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阿姨如今这个状况,整天关在屋子里,生活环境也很差,两个人都看不到希望,这样下去对他们没好处。有了钱,他才能给阿姨住上更明亮舒适的房子,更好的食物,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恕我直言,他们这样,无异于慢性自杀!”

余思雅想说请心理医生给贺教授的爱人看看,可现在国内哪有什么心理方面的专家啊。这个事只能靠他们两口子慢慢走出来,用时间去抚平创伤。

柴厂长有点触动,又有点犹豫:“这……”

余思雅向他保证:“柴厂长,要是贺教授愿意去我们那里,我给他单独建一座离厂房几百米远的小院,他们夫妻单独居住,谁都不会去打扰他们。他可以在房子周围种花养狗,平时吃的也有食堂,他只需要去打饭回去就好了。物质上绝不会亏待他们,我想这样的环境对阿姨的恢复也比现在这样强吧?”

柴厂长感受到了余思雅的诚意,并基于对她人品的信任,终于松了口:“我帮你劝劝他,但我不敢保证。”

“这就够了,谢谢柴厂长。”余思雅感激地说。

——

第二天中午,柴厂长拎了半只烧鸡敲响了贺教授家的门。

贺教授给门拉开一条缝,见是柴厂长,脸上凝重的表情明显松懈了下来:“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别带东西吗?”

柴厂长自顾自地推开门进去,将烧鸡放在桌子上,然后看着桌上摆着的两碗玉米糊糊和一盘没什么油水的青菜,眉头皱了起来:“你们就吃这个?”

再看堆在墙角的火柴盒和屋子里发霉的气息,暗淡的光线,紧闭的门窗,柴厂长在心里无声地叹了口气。余厂长说得堆,这种地方住久了,就是没病的人也要憋出病来。

贺教授淡定地关上了门,满不在乎地说:“能填饱肚子就行。”

柴厂长无奈地看着他,知道这人固执,三言两语说不通,遂从包里掏出一叠报纸,塞了过去。

贺教授接住报纸,瞥了他一眼:“干什么?”

柴厂长抬了抬下巴:“瞅瞅,我已经折起来了。”

贺教授打开报纸一看,头版头条就是“录取通知书去哪儿了”,他接着往下读,越读越气愤,手背上的青筋都鼓了起来:“这个事解决了吗?”

“你往下看啊,后面还有很多报纸呢,都是说这个事的。”柴厂长卖了个关子。

贺教授花了大半个小时,将报纸看完了,也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折起报纸,还给柴厂长:“你来找我就是为了说这个?不都已经解决了吗?我这个什么都没有的糟老头子可帮不上忙。”

柴厂长笑着问他:“发现没,里面有个名字出现的频率特别高,清河鸭养殖场,有没有觉得很耳熟?”

贺教授一怔,脑海里自动浮现出昨天那个漂亮小姑娘的话“我是清河鸭养殖场的厂长”。

他顿时明白了柴厂长的目的,脸也拉了下来:“你也来做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