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3/8页)

看到他们进来,余思雅赶紧站了起来,主动打招呼:“高市长,这位就是吴书记吧,两位领导好,打扰了,我是清河鸭集团的余思雅。”

吴书记的目光在余思雅身上停留了几秒,笑道:“小高啊,这就是你要给我介绍的小同志?挺年轻的嘛,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高市长笑了:“吴叔,坐下说吧。你可别看小余同志年轻,这可是个有想法有理想又有行动力的下一代接班人!”

听到两人的称呼,余思雅有些讶异,难怪高市长能一口答应帮她引荐呢,原来两人私交很不错。那有高市长在一旁说项,这件事成功的几率更大了。

高市长带着吴书记坐下,然后招呼余思雅:“小余同志坐下说话,站着干什么,你的提议我已经跟吴书记提过了,计划书呢,带来了吗?”

“带来了。”余思雅连忙从包里拿出计划书,双手递了过去。

高市长接过计划书,递给了吴书记:“吴叔,你看看。”

吴书记接过计划书,翻开阅读起来,他的速度非常慢,十分钟才翻了一页,余思雅非常庆幸自己做计划书喜欢直奔主题,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官话套话,只做了三页。不然要是弄个洋洋洒洒一二十页出来,吴书记还不得看到下午啊。

吴书记专心看计划书,余思雅跟高市长就没事干了。

高市长随意地问道:“小余同志,你们厂子今年的效益统计出来了吗?”

余思雅摇头:“最近这两个月单子比较多,会计还在统计中,不过应该快了。”

高市长点头:“那你得回辰山县一趟了?”

余思雅笑着说:“是啊,年前肯定得回去一趟。”

如果不是为了等高市长的消息,她早回去了。目前城里的门市部和厂子运转都很顺利,也不需要她太操心了。倒是乡下养殖场和饲料厂那边,她都一两个月没回去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高市长记起上次去走访的事:“你们厂子那个猪饲料弄得怎么样了?按照当时那个喂法,猪应该要出栏了吧?”

“差不多吧,我过两天回去应该就有结果了,回头我把试验数据整理一份,让高市长你过目。”余思雅赶紧趁机说道。饲料要向外推广,少不了需要政府帮忙,因为目前养猪主要还是各大国营养猪场,当然社员也有养猪的,但他们可舍不得花钱买饲料,都是老菜叶子汤汤水水红薯猪草喂猪。所以还是只有养猪场才是他们饲料厂的大客户。

高市长很高兴:“好,我等你们的试验数据,要真成功了,能缩短生猪一半的养殖时间,那咱们家家户户吃上肉也不是梦了。”

“什么肉?清河鸭还养猪吗?”吴书记看完了计划书,放下后问道。

高市长解释:“没有,是他们建了个饲料厂,在研发猪饲料,这种饲料能促进生猪生长,缩短养殖时间。”

吴书记点头:“这样啊,那倒是个好事。小余同志,你这份报告我看完了,听说你们78年3月份就跟省城铁路局方面有了这方面的合作?”

余思雅落落大方地表示:“对,吴书记你消息还真是灵通,我们两个单位有合作,还有隔壁省的宜市铁路局也跟咱们省达成了合作意向。这是两个铁路局的订货清单和初步的毛利估算,可能不大准确,但两个铁路局多养三四百号人肯定没问题,还有盈余。”

余思雅将销售数据和自己计算的毛利一并递给了吴书记。

吴书记接过看了看,然后从包里拿出了另外一份资料,余思雅眼尖,发现是省城铁路局的年终报告,她赶紧收回目光,装作没看见。

吴书记拿出省城铁路局的报告,将两个数据做了对比,然后笑道:“小余同志数学一定很好,你估算的毛利跟省城铁路局年终报告里的数据相差不远。省城铁路局的成绩,咱们C省铁路局也有目共睹,高市长也跟我说了,你这提议的初衷。年轻人自己闯出一片天地,还不忘扶助弱小,带动其他单位发展,值得咱们很多老同志学习啊。你的这份计划书我拿走了,回头铁路局开过会后再给你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