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4/7页)

知道她睡着了,余思雅无声地叹了口气,也停止了说话。她睁开眼望着黑漆漆的蚊帐,长长地吐了口气,她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她得振作起来,认真学习,好好工作。

第二天,省报头条就报道了对越开战的消息,顿时将这件事推向了高潮。

余思雅在学校里到处都能听到同学们对这件事的议论,课堂休息的时间,大家也都凑在一起讨论这件事,甚至还相互传各种不知来历未经证实的消息。

她只庆幸,因为没住校,跟学校里的同学大部分都走得不是很近,除了楚玉涛,没人知道她丈夫如今就在战场上,省心不少。这会儿,她真是不想接受这些人的关心和问候,她丈夫只是上战场而已,又不是去送死,过多的关怀对她来说是一种负担。

可是说什么就来什么,上午两节课上完,胡雪迎忽然出现在了教室门口。

等余思雅出去,她立即像条小尾巴一样跟了上来。

余思雅瞅了她一眼:“你有事?”

胡雪迎捏着手指头,张了张嘴,有些不自然地说:“那个,你,你不要担心!”

余思雅想起胡雪迎去过清河鸭实习,估计是不知从哪儿听说了她的家庭信息吧。不想被同学们知道,余思雅把她拉到没人的地方:“谢谢你的关心,我没事,这件事你也不要对别人说。”

胡雪迎抬起头,欲言又止地看着她:“你,你真的没事?”

余思雅实在不想提这个,睨了她一眼,忽地问道:“胡雪迎,你是看上我们红云公社哪个男青年了吧?”

“你……你胡说什么?我,我好心关心你,你还笑话我,我不理你了。”胡雪迎马上炸毛,恶声恶气地凶了余思雅两句,转身就跑。

余思雅摇摇头,她现在是真不需要这样的关心。因为这样的关心和同情,似乎都在说她丈夫回不了一样。

这段插曲很快就过去了,但下课的路上,食堂里,到处都有人议论这件事,走到哪儿都是对这场战争的讨论。

其实这是好事,年轻人关心国事,关心国家的命运,说明他们爱这个国家。她相信越是了解,他们会对这个国家越爱得深沉。

余思雅在思索,那她能做什么?

不等她想明白,徐佳佳和几个学生干部就端着饭盒过来,做到余思雅旁边,问道:“余主席,咱们跟越南开战了,这个消息你知道吧?”

余思雅点头:“听说了。”

徐佳佳兴奋地说:“余主席,我看同学们都很关心这个,咱们校报也出出稿子,让大家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吧。”

这提议其实不错,因为了解,大家才能对这场卫国战争的印象更深刻,也会强化大家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而且等战争胜利后,也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只是还有个问题,余思雅问道:“你们打算写什么稿子?咱们能获得的消息途径无非是报刊、广播电台和电视,这些除了电视,其他同学也能获得。”

虽然校报的时效性没那么强吧,但如果都是其他媒体报道过的旧消息,没什么新意,大家又干嘛浪费时间再看一遍校报?

这倒是,徐佳佳有些犯难了:“那怎么办?眼看同学们这么激动,咱们就什么都不做吗?”

“做,咱们可以换个角度做,你们去查查当年的朝鲜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咱们可以做做以前关于这两场战争的相关报道,让大家更了解咱们的国家,咱们军队。在当初那么困难的条件下,咱们都能打败侵略分子,保家卫国,如今大家应该更有信心才对。而且如果有相似的地方,也能将过去与现在串联起来!”余思雅琢磨了一会儿说道。

连她这个曾经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人,对这些历史都不是很清楚,更别提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了,他们也许听父辈、祖辈说过这些事,可因为信息传播的落后注定了很多人对历史的了解都是很浅薄的、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