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3/8页)

看到她一个年轻女同志这样忙上忙下,如此辛苦,也没一句怨言,大家不禁对她多了一丝好感。不管什么时候,努力生活的人总是值得尊重。

郊区到市里的公交车数量比较少,差不多一个小时才一趟。等车的时间长,大家呆在树荫下,没事情做,就聊了起来。

这里基本上都是不大熟的人,大家都落选了,心情不好,自不会去戳别人的伤口,所以能聊的话题有限。倒是宋敏丽看起来状态不错,没他们这伤心事,又算是个“名人”,大家都对她挺好奇的。

于是聊了一会儿,最近开口的姑娘逐渐将话题转向了宋敏丽:“宋同志,报纸上不是说将数量限制在两百吗?我们看你这一下子拿了好几百件衣服,可以吗?”

宋敏丽温柔地说:“只是摆摊一次不许超过两百件而已,又没说不能一次多进点货。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大老远跑一趟郊区太不方便了,所以每次就多拿一点,卖得差不多了再来拿。”

“原来如此,这样确实更方便。不过一次性拿这么多衣服,你不怕卖不完吗?”女同志好奇地问道。就算批发价低,这批衣服也要花好几百块啊。

宋敏丽笑着说:“还好,我卖的比商店便宜些,所以买的人还比较多。不过刚开始做这个的时候,我怕砸在自己手里,也不敢拿太多货,每次就拿几十件,现在时间长了,心里慢慢有底了,才敢加大数量。”

她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也听出来了。宋敏丽摆摊卖衣服的销量应该不错,蛮赚钱的,不然她也不敢变得这么大胆。

不过卖衣服真的这么赚吗?

没有亲眼看见,大家心里还是充满了怀疑。

宋敏丽以前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不过她因为带着个孩子,日子还要更艰难一些。所以这会儿也特别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顾虑,当初她要不是走投无路了,清河鸭又愿意赊一批衣服给她,她也不敢干。

她感谢清河鸭服装厂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拉了她一把。所以她愿意配合清河鸭服装厂来做这个领头羊,既是回报清河鸭的恩情,也能拉一把跟她以前一样处于困境中的年轻人。

只是看他们现在这样子似乎还不大相信,她说太多可能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质疑。

宋敏丽便没有再主动开口。

回去的路上,除非是他们问她一些买卖上的事,否则宋敏丽绝不主动提起。但只要有人问,她就认真分享,实话实说,真诚地回答大家的各种疑问。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真真假假还是大概能辨别得出来的。处了一路,不少人也认可了宋敏丽的人品,对她的坚忍不拔很是欣赏,到站换乘的时候,有好几个同志主动帮忙,说是一路的,帮她拎东西。

宋敏丽没有拦着,等大家把她送回去后,她将货放了进去,笑着说:“这是我新租的房子,太小了,堆满了货,不好招待大家。今天谢谢你们,我一会儿要去摆摊,要是你们不赶时间,可以随我一道去见识见识。”

其他人听了之后,沉默了两秒后说:“谢谢!”

他们帮忙,自然有看宋敏丽可怜,想帮帮她,但也有瞅瞅她怎么摆摊的念头。只是大家到底脸皮薄,不好意思明说,如今她主动提起,大家都松了口气。

今天进货耗去了太多时间,宋敏丽动作非常快,赶紧将衣服收拾好,背着孩子,拿着水壶、零食和一个折叠的木凳子就出发了。

到了地方,她迅速将衣服摆了出来:“我进的货虽然多,但大部分种类都只拿了一二十件过来,只有比较畅销的几个款多拿了一些。比如背心,现在天气热,穿背心凉快又便宜,买的人多,我就多拿了一些,一个颜色拿了15件……”

宋敏丽一边忙活,一边跟几个同志分享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有人来的时候,她就热情地招待客人,没有顾客,她就打开包给孩子喂东西喝水,顺便讲讲刚才销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