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3/7页)

其实现在集团也能拿得出来这笔钱。因为这两个月是销售旺季,光是清河鸭几个门市部一天就有数万元的现金流,此外还有百货公司、两省铁路局、供销社以及一些大单位的团购。这些加起来,一个月能有数百万的现金回流,所以哪怕买机器掏光了上半年的盈利,集团的现金流也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开年之后,新的生产需要不少的钱,得留一部分资金。还有就是马上要过年了,得给全体职工发放福利。

除去宜市饲料厂刚招工,还没正式开工上班,不用发工资和福利。其他几个分厂、门市部的职工都要发,算下来总共有五千余名职工的福利。

去年发了三个月的工资作为福利,今年集团效益好,肯定不能比去年少。余思雅计划今年老职工多发四个月工资作为奖励,未干满一年的新职工多发三个月工资,管理层再额外多发三个月的工资,连同当月要发的工资,算下来要一百万元左右。

这笔钱无论是拿来建厂还是修路都够了。但余思雅觉得既然承诺了要给职工发福利,集团效益又好,大家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就盼着过年的福利吗?不能因为集团的规划就去克扣或是推迟职工福利,这样会降低职工对集团的信任感,也不利于集团的管理。

所以她就把脑筋动到了修路的这笔资金上。省里和两地政府的资金已经到位,放在账户上也是放着,又不生子,先用他们的,也能缓解清河鸭集团的现金流压力。

当然,余思雅没跟高市长提他们集团要发福利的事。不然省城很多厂子福利都没他们单位好,这让高市长怎么想?有钱发职工,没钱修路?

毕竟红云公社离得远,高市长也不了解清河鸭的具体情况,听余思雅这么一说,想到他们集团这几个月确实花了蛮多钱的,便很好说话地同意了:“没问题,先用省里面拨下来的款,最后用你们单位提供的这笔钱。不过,小余同志,你得将钱提前准备好,咱们这路不能修了一半,最后说没钱了。那我跟你们梅书记可都没法向省里交代。”

余思雅连忙保证:“这个请高市长你放心,路是咱们主动提出来要修的,对我们清河鸭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我们清河鸭绝不会拖后腿。这笔钱,四月份我就让财务转到修路的账户里。”

现在清河鸭有几千员工,好几个分厂和门市部,高市长相信几十万元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大困难,点头说:“我相信你。小余同志,建厂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你找许秘书。”

这是要给他们开绿灯的意思了。余思雅连忙高兴地说:“谢谢高市长,那我们明天就去看地方,再找建筑设计院出图纸,争取这个月开工。”

其余余思雅也很着急,二月份开始省城就要定额给他们猪肉了,要是厂子没建起来,这批猪肉怎么处理?

所以第二天她邀请了小元同志,一起走访了市里面拨给他们的这块地。

一千多亩的面积实在是不小,两人骑着自行车都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将这片地区转了个遍。边走,小元同志还拿出地图做标记。

最后他都感叹:“余总,你们这个新厂子也太大了,就你目前给我规划的这些建筑,恐怕用不完这片地。”

余思雅也清楚这一点,主要是进口回来的生产线只有四条,而且猪肉的供给也有限,暂时就是多修厂房也没法扩大生产。她笑着说:“先修这一片区域,挨着大马路边,交通比较便利的。至于剩下的地嘛,等有了充足的资金和机器,再直接往后面扩建,这样一来也不影响厂子的运转,边修新厂房边扩大生产。”

“成,我明白了。”小元同志在地图上做了标记。

两人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具体讨论了目前火腿肠厂的建设方案,然后由小元同志的团队出设计图,给余思雅过目后再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