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第3/8页)

即便能行,她就是什么都不做了,挨个城市挨个城市去找当地的有关部门谈这件事,来回路上消耗的时间加上事情耽搁的时间,一年也拿不下几十个城市的国营商店。

而个体商户就不一样了,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踪迹,只要商品质量好,有知名度,畅销,他们就会蜂拥而来。

现在要给商品增加知名度,最直白的办法就是打广告。

余思雅决定先从C省开始,试验一次。

去年沪市电视台播发了第一支广告,中央电视台广告部成立,各省的电视台也相继成立了广告部。

省电视台的广告部也成立了,不过是虚有其名。因为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接到一个广告。广告部也是新的部门,工作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大家都是第一次弄这个,没有经验,而且也没有业绩的压力,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等着客户上门。

但全省知道省电视台广告部成立的人都不多。而且省城大部分都是国营单位,统销统购,没有销售的压力,谁愿意花几万块钱去打个不知道有没有用的广告?

所以余思雅找上门说要打广告的时候,省电视台广告部主任都惊呆了。

“余总,你们清河鸭在咱们省谁不知道啊?你们还用打广告吗?”广告杨主任惊讶地说。

余思雅笑道:“杨主任过誉了,咱们不是新出了清河猪肉火腿肠吗?目前主要销售范围在省城,我想打个广告,试试能不能扩大销售范围。”

这会儿因为没有有线电视台,所以电视能收到的台非常有限,一般就是本省的电视台,有些还能收到附近省份的个别电视台。

也就是说省台覆盖的范围包括了C省大部分地区和跟其他省交界的部分地方。

送上门来的单子没道理不要。杨主任见余思雅是真的想打广告,也不劝了,笑道:“那你找咱们电视台可是找对了,乡下电视都能收到咱们台。余总对广告有什么要求?”

余思雅想了想说:“杨主任,能看看你们台的收费单吗?”

省台的收费标准参考了一下其他电视台。不过这会儿还没有黄金时间段的说法,所以收费单上非常简单,是根据广告的时长和播放时间来收费的。

余思雅看完单子,手指落到了前面一排:“杨主任,我们暂时就先定三个月,半分钟的广告吧。这个,咱们单位应该是第一个省内打广告的单位了,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是不是该给我们打个折?效果好,我帮你们广告部宣传。”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杨主任同意打个八折,三个月广告费2.4万元。

接下来几天,余思雅又就广告的内容广告部商谈了许久。这会儿因为技术原因,余思雅的很多构想都不能实现,最后只能做一个很简单的广告,就一个只留着一小撮头发的胖娃娃拿着清河火腿肠咬一口,美滋滋地喊道“清河火腿肠,85%的猪肉,吃火腿肠就是吃肉,妈妈,我要天天吃火腿肠!”

广告的最后,余思雅还让人加了一句话“清河集团诚招个体销售商,欢迎进货”。

广告播出后,余思雅让张剑英每天都统计一下各店的销售数据,一旦发生变化就通知她。

前三天,各个店的销量没什么起伏。

但到了十一,清河火腿肠的销量突然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国庆节放假那天,三个门市部的火腿肠的销量较九月的四个周日,上涨了30%。

国庆过后,销量虽然有所回落,但也比九月的工作日上升了百分之二三十。

张剑英当初看余思雅眼也不眨地拿出两万多元去打广告,暗地里还有些心疼。可这会儿看到了销售数据的飞速增长,她感觉这两万多花得可真值。

“余总,这是十月上旬三个门市部的猪肉火腿肠销售数据,跟九月同期相比,整体销量上涨了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