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3/6页)

这一刻,大家心里皆是惭愧。就算他们之前如何想把公主弄出京城,但不代表他们愿意把公主推上战场。

而且,连公主都需要亲上战场杀敌了,显得他们这些朝臣更无能,至少,他们是没有那个魄力站出来英勇就义的。

“瞧瞧你们一个个,连一个姑娘家都不如。”景徽帝心中莫名自豪,瞧他闺女把这些人给震惊的。

“臣愿前往尽绵薄之力!”这次是站在最后头的一个文官站出来。

“臣也愿前往!”

有聪明的赶紧道,“臣年事已高,经不了长途跋涉,就不去给边关将士们添乱了,臣愿拿出大半家财三百两助边关将士退敌。”

其余人也赶紧纷纷附和,能出钱的出钱,能出粮的出粮。

“臣亦出三百两。”

“臣出三百两。”

“臣出两百石粮食。”

……

楚攸宁见这些大臣都在纷纷捐款,满意地点点头,还好不是自私得无可救药。不管是不是做面子,起码真金白银是真的。

景徽帝心里也很满意,这些大臣们难得揣度对了一次圣意,这下粮草也不用愁了。

“朕加封镇国将军沈无咎为兵马大元帅,统率雍和关三十万大军御敌!”

沈无咎郑重地跪下,“臣,领命!”

“我呢?”楚攸宁举手。

景徽帝:……

众臣:……

一旦公主加入,总觉得画风开始不对。

“你听沈无咎的。”景徽帝很聪明地将她扔给沈无咎管,也只有沈无咎才压得住她。

楚攸宁眨眨眼,她是队长呢,沈无咎才是军师。

“公主,有了头衔就有了责任,要考虑得也多。”沈无咎深知她媳妇不喜欢动脑操心,可以说是很轻易就把人说服了。

楚攸宁一听,觉得有道理,要是给她封个官,她还得自个头疼如何安排,沈无咎这个军师到时候又不在身边。

……

结束议事,景徽帝踏入他许多年没再踏入过的地方——永寿宫

在成为太后前,他母后就是个小官之女,经由选秀入宫,一开始,曾得到先皇昙花一现的宠爱,幸运生了个皇子,可惜没立住,受尽冷眼,最后又生下他,升至嫔位。

在拜高踩低的深宫里,母子俩都不好过,但那段相依为命的日子却是最弥足珍贵的,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事……

永寿宫因为太后常年礼佛,屋里都有股子檀香。

太后早早坐在殿里等他到来,穿着一身特制的缁衣,走出去都没人知道她是太后。

“你来了。”太后停下转动佛珠的动作,睁开眼看向景徽帝,声音平和。

曾经相依为命的母子,如今早已生疏得对面无言。

景徽帝在一旁的位子上坐下,等上茶的嬷嬷退出去,他才看向太后,“难怪您一直礼佛不曾踏出后宫半步也能对外界了若指掌,原来是在朕的身边安插了人,还是他留给您的人。”

太后面无悲喜,“哀家这是以大局为重。”

景徽帝放下刚拿起的茶盏,“大局为重?朕该庆幸朕这些年不爱管朝政,才没让我庆国的一举一动全都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若是您想让朕双手把江山送人,大可直说。”

“暗二从来只听哀家的命令,别的作为暗卫该遵守的他都会遵守。”

“所以您就命他但凡发现不对就将人灭口?那是攸宁的人。”

“她就一个公主,你是皇帝!哀家倒要问问你为何这般纵着她,连大皇子都说贬就贬!”太后平和的声音终于有了起伏。

“大抵因为朕羡慕她吧。一旦放开一切,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谁不服就揍,多好。”景徽帝看向太后,“曾几何时,朕最想要的也不过是想保护母后您不受欺负。”

太后转着佛珠的动作顿了顿,又飞快转起来,仿佛这样就能掩饰她内心的不平静。

景徽帝的目光掠过那佛珠,嘴角冷勾,“说起大皇子,或许不久之后,他会庆幸朕将他贬为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