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5章 新的任命(第3/4页)

旅里的这些干部虽然暂时不能和旅长商讨旅里的问题,对此有些惋惜。

但更多的,还是为旅长高兴。

毕竟,旅长现在兼任了这个职务之后,W旅的重要性肯定也是水涨船高。

军区几支直属部队之中,W旅现在已经隐隐有超出一个身位的迹象。

作为W旅的领导干部,大家自然为之自豪不已。

……

“七月,前些天,田和向副参谋长,召集我们作战部这边的主要负责人开了个会。会议讨论了几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大家关注最多的……”

作战部部长办公室里,杜敏生给苏七月介绍着情况。

“这个问题,就是关于进一步加快军区师改旅步伐。”

听完了杜敏生的讲述,苏七月就默默点了点头。

师改旅这个词,对他来说实在不陌生。

重生之前,他就多次在各种新闻媒体上看到过这样的名词。

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也一直对这个问题深入思考过。

说起这个词,大家目前普遍认为是老美的首创。

军中延续了十年时间的师改旅进程,也大部分参照了老美师改旅的思路。

可实际上,真正第一个提出师改旅的国家,却是北方邻国。

只是他们真正的实施,要比老美稍晚一些。

直到两次残酷的车战之后,让北方邻国看到了其军中的弊端。

这个弊端就是:传统编制“军师团营”指挥层次太多,已经不适应现今时代的发展。

因此,北方邻国迅速进行“师改旅”改革,形成军旅营级编制。

他们从“军师团营”改为“军旅营”,中间至少减少了一个层次。

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更有利于军队精兵简政,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作为另一个全球军事强国,老美的“师改旅”,是在海湾战争后正式实施的。

老美做出这样的改革之后,许多国家自然也是跟风而行。

确实,未来战争中,军队的灵活性是很关键的因素。

相应地减少指挥层级、组建旅辖营的战斗群,形成一支支战斗旅模块,以适应未来局部战争是很有必要的。

特别是非常难打的城市巷战,原先的建制就更显拖沓、臃肿。

其实在“师改旅”之前,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老美就已经撤销了团一级建制。

然而和北方邻国不同的是,老美即便有一段时间轰轰烈烈地大搞“师改旅”,却始终没有放弃师一级建制。

在苏七月的记忆中,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时候,老美甚至叫停了师改旅。

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师改旅”的建制,也有着其局限性。

师,在传统战争理论中,其定义是最小的战役单位。

简单说来,一个师要有能力独立承担一场小型战役。

包括火力支援和后勤勤务,一样都不能少。

因此,一个师里面,会有大量勤务部队的存在。

师改旅之后,和之前最大的区别就是:五花八门的勤务部队,被编成规模更大的专业勤务保障部队,由军级直接掌控指挥和调度。

而旅部,则尽可能地保作战部队。

如果战争中需要后勤,或者远程火力的支援,则直接呼叫军部,由军部根据战场作战的需求灵活调配和指挥。

这样的建制配比,灵活是足够灵活了,但是其弊端也同样不小。

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不适合大规模的战争。

强弱分明的对抗之下,师改旅的科学建制,看上去十分美好。

可一旦交战双方的实力相当,在一处战场上爆发激烈对抗的话,一个旅的战斗力是根本不管用的。

特别是强国之间如果爆发战争的话,一个师的存在,要比一个旅有威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