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锦鲤(第3/5页)

言实微微抬眼,元武双手将信封递上。

上头写了个笔挺有力的“山”字。

言实对这个长子几乎毫无隐瞒,同心同力,他挥手道:“打开念一念。”

元武展开几张信纸,扶了扶眼镜,先自己瞳孔左右摆着的读下去,神情大骇,没头没脑蹦出几个词:“山以将军、灭门……幼子!活着!”

言实终于睁开了眼:“什么?!”

山家倒台的时候,元武都十三四岁了,他当然知道山家对曾经的大明军力意味着什么,手都有点打哆嗦:“山家的孤子,还活着!”

言实彻底愣住了。

他缓缓接过信纸。

元武半跪在车座上,半晌道:“假的吧。是不是在骗我们,可外头只以为您跟山以将军是曾经的同窗而已,不会有人知道……”

言实细缓的读着信,直到目光扫完最后一张信纸,眼神惘然,手缓缓的垂下去。

他道:“是真的。你看到最后那页,有个章了吗?”

元武扶着眼镜,垂头去看那个章:“这是?”

言实心头闷得慌,他都叹不出一口气:“是我与山以将军读书时候,组建的小社的徽章,当时军校中入社的人很少,所以做得也很简陋。是陶烧的,几十年了,上头关于日期和字迹的痕迹都斑驳了。这徽章,一共就做了十来个,拿着的人一半都死了。如果这幼子手里也有这徽章……”

元武单手托着眼镜两边,道:“我听说过一点传闻,说山家幼子,痴傻不言,像个泥偶般,连自己的名字都有可能不记得。甚至有人说,山家那些副将、亲信拼了十几条命,救走的就是这么个傻子,最后还在徽王作乱的时候死了。但如果这幼子知道出示这徽章来求救言家,那说明他根本就不傻,说不定还背负了不少山以将军的夙愿。”

言实往后仰着,从元武的角度只能瞧见父亲冒着短茬的下巴,言实脸色像生铁,没说话。

元武双目虽小,年级也轻,却学到了几分言实的静气,想了想道:“这些天我们就接触白家了,那说明这山家幼子也在白家?父亲知道那孩子大概多大吗?”

言实摇头:“我只知道山以有这么个孩子,但这孩子不怎么见外人,所以具体年岁也不清楚,只记得名叫光远,有光明远大的意思。你这一两日遇见的人里,有印象吗?”

元武想不起来有这样的人,他又直起身子,靠前去看父亲的脸,道:“这孩子如果在白家,你说白旭宪知道他的存在吗?”

正说着,马车停下来。看来是到了言家在金陵置办的府苑。其实说不上是府,就是个僻静的三进的院子,单门为了求学的言涿华买的。

言涿华在车外道:“爹,我走了!你们一路小心啊,爹!”

他掀开车帘,探头探脑:“不至于吧,都不跟我告别,这么不想见我啊。”

言实把信纸拢了拢,扯了扯嘴角,道:“去吧。你小子,若是等我从福州回来的时候,你读书还一点起色没有,我让你哥把你挑到旗杆上揍。”

言涿华滚刀肉似的傻笑:“我可努力了,脑子不好使也没辙啊!爹,那我回去了,你可要保重。”

但言实似乎心事重重,只对他点了点头。

言涿华放下车帘,言实听到他走远了,车马继续驶动,他才开口回答元武的问题。

言实闭着眼睛:“我猜白旭宪不知道这个山家孤子的存在。如果手里捏着这么张牌,以白旭宪的性子,这么好的时候不会不用。但有一点你说的对了,这孩子不会傻的,这节骨眼上找我,要我做的事,都说明他自有规划。”

元武:“父亲,算来也不过是个小儿,山家毕竟是彻底倒了,咱们没有必要……”

言实终于正起脑袋:“大明水师还在,山家几代人的门生与手下还在南北各地,你说这能算倒了吗?此子是想完成山以未完的夙愿,那更不会倒了。”他半晌将信缓缓叠起来,贴身放在衣襟中:“走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