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第3/5页)

顾欣尧作为主演之一,坐在台下认真看完了秦陆的发言,曾经不知是入戏太深还是真切的悸动随着时间流逝已经淡去,但还有纯粹的欣赏,从未改变过。

电影结束之后,他们私下里并没有联系过,像这样再次看到他时不用刻意避开视线的机会,从来都没有。

其实这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正确的,顾欣尧心底很清楚,她只是因为入戏太深有了片刻的恍惚,那并不是对秦陆本人的喜欢。

这一段时间她偶尔想起秦陆,也大多只留下有关于阿稹的剪影,就像一个人只注视着另一个人的时候,回忆里其他的所有都会变得模糊,叶良回想起来的只会是阿稹,而不是跟他长得一样的某个人。

秦陆被点到名字,作为“最佳主角”获得者上台领奖时,阿稹在他的身后跟他重合又清晰的分离开来,相似又截然不同。

他今年尚且不满二十岁,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身形挺拔瘦削,却没有任何这个年纪可能会有的浮躁慌张,顾欣尧知道那双眼睛在认真看着一个人时会有多么让人深陷其中的光,而现在他握着手中的奖杯,一举一动都吸引所有目光。

作为第一次参加柏林电影节的生面孔,一举拿到演员穷其一生都要追逐的最高荣誉,秦陆握着麦克的手依然很稳,波澜不惊,沉稳有度。

他先用中文发言,再用英文,感谢了所有剧组的工作人员,导演,合作演员们,还有关注支持他的所有人。

“这是起点,而非终点。”

他说话的声音总是并不刻意高声,但每一个字都清晰而有力量。并非练习许久,并非硬性背诵,声线也不因紧张而发颤,听起来似乎对新人来说可能有些过于张扬的话,由他说出来却让人觉得他只是反复考虑后明确的目标,不会惹人反感,反而欣赏他敢于说出口的勇气。

秦陆不是会轻率发言的人,他眼底总是沉静,目光从不会躲开旁人的视线,也不会咄咄逼人。他的目标有锋芒,却不会让人感到漂浮在无基石的半空,而是一步步靠自己来走。不会害怕中途坍塌,走的很踏实。

这一段感言表现得体出色有野心,又恰到好处有分寸,有方向的同时也有力量。秦陆说完感言后朝着台下礼貌的鞠躬,掌声比之前更真心。

比起去仰望别人创造的里程碑,不如自己攀爬至最高峰。

Richer Oh虽然没有拿到最佳导演,但《飞跃地平线》获得了最佳影片,也算圆满。

颁奖礼结束后。

秦陆在酒店里休息洗漱过后点开微信,柏林跟淮京是六个小时的时差,他擦着头发在沙发上坐下来,低头看消息。

熟悉的二哈头像跳出来,留在最上面。

[路西:结束了吗]

[路西:今年的拍戏任务指标今天刚好完成了,晚上参加完杀青宴就可以回淮京了]

[路西:影帝,电影上映之后,一起去电影院看吧]

路西发完消息时不时拿起手机看一眼有没有回复,[对方正在输入中…]停留又消失,两分钟后,新消息发送过来。

[秦陆:杀青快乐]

[秦陆:好]

路西笑了。

柏林电影节评选结束后两个月,《飞跃地平线》在全球数个放映点公映。

陆粉们都已经等了这一天好久好久,度日数年的数着日子,仿佛过了一百年,总算等到了上映这天。

官方粉丝后援会不复高冷可靠的形象,激动地连发数条消息,宣告电影上映,并且将早就准备好的应援活动发了出来。

后援会在全国各地都有包场,散粉只要通过验证就可以参与线下活动,想象一下整场都是自家姐妹,一起看的时候更能get到对方激动的点,还可以一起无声尖叫小声讨论,真的很快乐。

秦陆这部戏总长度短短一百分钟左右的时间,却拍了近三个月,其用心打磨的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