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格利亚(第3/3页)

韦夏所在的时代,张伯伦早已故去。在他生前,没有人是他的铁杆球迷;但是在他死后,世界进入了新媒体时代,获取信息不再困难,随便一个新晋篮球迷都能查到张伯伦打下了多少数据,他的场均篮板又是多么的高不可攀。

而在韦夏的眼里,他以哈夫利切克的视角审视了张伯伦的大半段职业生涯,在他的眼中,张伯伦就是一类典型的悲剧形象——球员时期饱受批评、不被球迷欣赏、拥有自毁性格的教练杀手,却碰巧又是史上身体天赋层面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

或许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张伯伦会像拉塞尔一样打球,他会统治60年代,然后以无可动摇的数据和无可撼动的冠军数量,成为贝利那样的球王。如果张伯伦像拉塞尔一样打球,他无疑是不可战胜的,但反过来说,拉塞尔能像张伯伦一样打球吗?不可能。

只有张伯伦自己,才能打出那样的篮球。

这就是张伯伦在1972年的爆发,留给人们的一大串联想,当你回首过去,看见他刷出助攻王,统治得分王,霸占各种榜单,单场100,场均50分——除了一次次地输给拉塞尔,他也没在大学、高中拿过任何一个与篮球相关的冠军。

所以,这真的是“威尔特想不想”的问题吗?

每个人的心里,都可以得出自己的答案。

(嘿嘿,我的答案,你们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