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 或许这就是人生吧(第6/12页)

就好像,他肯定不想听科比在那天洋洋自得地表示当年他天天踢韦夏的屁股。

就像科比不喜欢韦夏老是拿当年新秀挑战赛上让科比倒立走出球馆来暖场。

演讲结束的时候,韦夏的孩子跑到他的身边,妻子伊莲拥抱亲吻他:“菲利克斯,你是我心目中的历史最佳。”

韦夏已经满足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科比也在场,他和韦夏对视一眼。

不需要多余的言语,他们互相点头。

科比知道韦夏已经尽全力完成了他的职业生涯,就像2018年,全世界的球迷都知道科比耗尽了体内所有的油去赢得他的第六枚戒指。

那是一段没有遗憾的故事。

今天的故事也一样。

或许依然会有人想知道如果韦夏没有被偷走那三年的时间,他会不会取得更多的成就。

但这是一个不可能有答案的疑问。

它注定是NBA历史上诸多有趣的“如果”之一。

没有人可以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在21世纪的20年代,有的人输掉了原本胜券在握的大选,有的人被新冠夺走了美好的生命,有的人仍在迷茫,有的人已走完了他的路。

就这样,无声胜有声,把再见留在心里吧,别说再见,韦夏不需要,因为他可能在50岁的时候选择复出。

别笑,这可是他的中年梦想之一啊。

彩蛋:被废弃在角落的存稿

这部小说我放弃了很多构想,期间还有几处废笔,最终它成为了你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小说最开始的时候,我的设定是倒叙,一个传记作家来到已经退役的韦夏面前,表示想为他写一部传记。然后,韦夏把他带到酒吧娓娓道来。

原计划在每一卷小说的第一章都采取韦夏和作家的对话回首他的职业生涯,但我放弃了这个设定。因为倒叙在起点似乎是个毒点。不过我当初还是手贱写了两章,这两天就放出来吧。

费城

友爱之城,美国重镇,体育盛地。

48岁的美籍华人陈默正在富国银行中心观赏费城76人与达拉斯独行侠的比赛。

老实说,像他这种生于上世纪80年代,童年-青年-走进社会-成家立业的漫漫人生中经历了拉里·伯德与魔术师的对决、迈克尔·乔丹统治级的90年代,OK湖人开创的21世纪初黄金十年的人,很难对时下的篮球产生好感。

中锋至上的真理已经被时代淘汰。

规则的变化导致攻防两端失衡,单场比赛打出120分只是过得去而已,130、140式的,只有80年代中后期那支完全不防守的丹佛掘金的高分比赛,在这个时代屡见不鲜。

时代是进步的,总有人在说这件事。

陈默同意时代是进步的。

至少,联盟平均的身体素质是提升的,角色球员的投篮稳定性更是水涨船高。

联盟最好的外籍球员卢卡·东契奇带着独行侠攻灭了76人。

达拉斯人在此处肆意妄为,单场136分,大胜76人34分。

76人主场每个比赛日必定举行的敲钟仪式,此时看起来就像送给自己的丧钟。

然后陈默听到有个老球迷叹道:“自从‘Wish’退役,联盟就没有血性可言了。”

‘Wish’……陈默在心中默念。

如果不是为了他,陈默不会千里迢迢赶来费城,不会坐在这看一场他根本不在乎输赢的比赛。

对于10年代看球的球迷来说,‘Wish’是个响亮的名字,他不像勒布朗那么才情盖世,尽管他的荣誉可以披靡历史上99.9%的球员,但同样有99.9%的美国人认为他没有超越乔丹。当勒布朗的球迷认为皇帝凭借独一无二的生涯累计数据“40000+10000+10000”足以超越迈克尔·乔丹,坐稳万神殿的第一把交椅时,总有些痴心不改的‘Wish’死忠出面质疑:“勒布朗连‘Wish’都搞不定,怎么当G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