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战争与文学(上)(第3/8页)

不过既然人醒了,他们也能放心离去了。将粮食和剩下的药给到郑长隆道:“那两位壮士保重,我们先走了。”

两人一走,郑大树过了一会也醒了,他看看四周,哭起来,“将军,你怎么死了跟俺住一个屋,阎王殿里没有你们将军住的宅子吗?”

郑长隆笑起来,勉强站起来,道:“走吧——咱们去宿城。”

晋国宿城的主将是他母亲的娘家,这回,得去投靠舅舅了。

……

张虎跟着师父一起回禹国,在燕国境内,竟然遇见了一队去禹国的流民,都是晋国人。

如今流民在哪里,都不如在禹国好,这是众人达成的共识。只要没了家的人,就想要去禹国,听闻那里是个神仙之地,无价之人能获得一个家。

张虎本想跟着他们一起走,但是他们速度太慢了,而且流民在其他国家的途中,又留下了一批人。

途中事情多的很,有的人娃娃病了,有的人母亲病了,还有的走到一半死了,想要一个坟。

张虎作为禹医,被这群人看做是一线生机,但是张虎却觉得自己力量有限,救是救不的了,最后被师父催促,还是离开他们,快马加鞭回到了云州。

不过在走之前,他写信给了黄有为,他记得黄有为最近在燕国做生意。这些人,给了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等回到禹国境内的时候,张虎才感觉到什么是安平。云州最近在修水坝,一群孩子跑过去看,被衙役赶走,但是孩子们调皮,不断有人过去的,官兵们没办法,将孩子扣起来,要罚银子,这才没有人赶去。

修水坝的作用已经宣传过了,人人都知道这是好东西,要是遇见了干旱时期,那就是活命的东西。

不过这真的是个力气活,即便有了工部黄大人设计的那种建房子用的起重机吊石块,也辛苦的人。

这是个浩浩荡荡的工程,做事的人吃午饭的时候聚在一起讨论,“听管事的说,就要来一批晋国人了。”

这里鲁国人和楚国人多,可是晋国人还真是没有几个。不过这次晋国出了事情,便有流民往禹国这边来,因着路途遥远,不好行走,路上死了很多人。皇太女殿下知晓这事情后,便发动禹国的商队给予方便,若是遇上了,便带回禹国来。

然后,便有专门的商队去带人回来,还专门形成了一种生意。不过,这回鲁国也跟禹国抢人了,鲁国最近也开始建房子,修路,需要不少人,只是他们吃的不好,给的福利也不好,所以即便就是鲁人,也愿意到禹国来,别说晋人了。

“晋国都要亡国了,哎,你们说,他们连家都没了,是不是要在咱们云州住下啊。”一个大汉拿起一个果子擦了擦往嘴里送,担忧的道:“我可听说,又要建水泥房子了,那安置房,我眼馋好久了,也存下了银钱,就等着买了,别晋国人来了,被他们抢了。”

这个是鲁人,三年前来的云州,四处做事,终于攒下了不少的银钱,就准备在云州踏踏实实的住下来了。

他身边的云州人就笑着道:“他们在其他地方买房还好,可是在云州,他们晋国人刚来,也买不到啊。”

鲁人就愣了愣,笑着道:“老胡,你说,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那个叫老胡的就道:“你啊,再怎么忙,也要读一读书吧?最新的云州报都说了,自今年六月起,以后咱们云州就要限购了。”

“限购?”

“就是除了云州本地人,其他外来的人,是要在云州做两年事情,才能有购房的资格。”

鲁人就笑起来:“是吗?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可有三年了。”

那可不是,如今云州城的安置房被炒房的人越叫越高,皇太女殿下亲自下令,其他的宅子价高者得,但是安置房不能再加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