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3/4页)

宫里一片兵荒马乱,云清辞却依旧睡的香甜,他一直睡到辰时才醒,吃了丁婶亲手团的雪圆,便拢着大氅坐在桌案前,提笔练字。

大阳升起,天子行出江山殿,华伞高举,图扇簇拥。

另一面,一辆小车驶出东门,太后合目端坐,道:“绕道,不要与法驾撞上。”

若叫李瀛知道她掺和进来,只怕又有怨言。

云清辞忽然打了个喷嚏,手下一歪,好不容易写的字给污了。

他叹了口气,把废掉的宣纸团起,扔入纸篓。

忽闻有人来报:“君后,太后来探望您了,已在前厅。”

今日罢朝,云相也在家里,正在接待。

张太后能成继后,靠的除了运气还有手段。云相不是不知道她当年一定要促成云清辞与李瀛的婚事是用心叵测,但那时的云清辞一心都扑在李瀛身上,他无能为力。

如今瞧着这母子俩一个接一个的过来,倒是品出几分好笑来。

云家虽然势大,可却从未有过不忠之心,他与先帝更是情同手足,可到了这母子俩眼里,竟成了居心叵测的权臣。

不知道如今云清辞是怎么想的,但他不主动提李瀛,云相也不好过问,刚修复的父子关系,生怕一不小心再破碎了。

云清辞很快赶到,他裹着大氅,长发随意拿木簪挽着,并未刻意束冠,整个人看上去又素又雅。

张太后一眼瞥到,心情一言难尽。

也不知道云清辞是没把她当外人,还是没把她当回事。她端起慈祥与担忧的面容,快步起身前去:“伤得怎么样了,让母后看看,是不是瘦了?”

云清辞躲开了她欲要触碰自己脸颊的手,后退一步,行礼道:“儿臣见过母后。”

又上前对云相道:“孩儿见过父亲。”

“自家人,不必多礼。”云相笑笑,道:“既然太后来了,要不要爹爹回避一下,你们娘俩说说话?”

他心里清楚,云清辞对太后是比对他要亲的,毕竟那是李瀛的娘,他看重李瀛,自然也看重太后。

云相要走,对于太后来说是一件好事,有这个老狐狸在,她想忽悠云清辞,就得斟酌许多。

她道:“是哀家唐突了。”

云清辞却道:“不必。”

张太后笑容一僵,目光落在他脸上,眸中划过一抹不敢置信。

云清辞转过来,温声道:“不知母后前来所为何事?”

这个妖妇,他倒是要看看,当着父亲的面,她怎么敢把那副丑恶的嘴脸露出来。

云相重新坐了下去。

太后也缓缓坐了下去,道:“皇帝今日要去皇陵拜祭先祖,最近应当不会来看你了。”

她在提醒云清辞不要得寸进尺,天子的事儿可多了去了,没工夫天天来哄你云清辞。

云相接口,“陛下真是大孝子。”

云清辞附和道:“他之前便去过几次,不知与先帝交流的如何。”

张太后:“?”

什么叫交流的如何,先帝早已去世多年,你是在诅咒自己的夫君吗?

云相道:“小辞的意思是,不知先帝能否理解陛下,毕竟历代帝王掌政都各有特色。”

云清辞接着道:“父皇英明神武,应当明白求同存异的道理,陛下常去皇陵,也许只是因为思念父皇。”

云相硬着头皮接:“先帝与陛下父子情深,陛下孝心天地可鉴。”

他察觉到云清辞是在有意针对了。什么先帝明白求同存异,如果这样的话李瀛又怎么会做噩梦,又加一句陛下常去皇陵,简直像是在嘲笑李瀛假借噩梦之由总去皇陵,其实根本是离不开爹的小孩。

他一边唏嘘一边希望幼子收敛一些,不要再多说了,看太后的脸色都成什么样了。

云清辞却不慌不忙:“陛下打小养在先帝膝下,这是理所应当,只是……”

他话锋一转,看向太后:“陛下前去皇陵,母后怎么会有功夫过来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