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平西王李乾顺(第2/3页)

杀了岳父的全家又算得了什么?

可是曹勉又不大想殉了大白高国的江山……被人杀掉很疼的,就是不疼他也不想被杀啊!

曹勉脸色铁青,沉思了片刻,居然还真有了一个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办法。

“诸位,”曹勉对众人道,“现在河堤和大渠就要落入宋军之手了……说不定宋国的官家会下令放水!我们现在一定要把所有的城门都封死,以免大水灌入城内!

这样吧,你们负责东、南、西诸门,北门我自带人去堵。”

北门是嵬名察哥退走的城门,现在还不能马上堵上,得等察哥的人马走完了才能堵。

而现在察哥的兵还没退走,所以曹勉的话西平府的这些地头蛇还得捏着鼻子听一下。

所以大家伙也只好表示赞同,于是曹勉就草草的分配了一下任务。然后就带着为数不多的亲兵往西平府的北门而去,说是准备等察哥的人都走了,就把门堵了。然后大家一块儿安安心心的守城……

不过察哥的兵马前脚刚走,曹勉就带着少数亲兵护卫直奔刚刚被宋军完全控制的堤坝城寨而去——因为他看到赵楷的六根黑纛和两面白幡,已经出现在了灵州堤坝城寨之上。

这说明赵楷已经入了城寨!

曹勉就是去见赵楷的!

……

“你……是来投降的?”

灵州堤坝城寨内,刚刚入城,正准备和岳飞、董金刚、李辅臣、黄无病等人商量下一步怎么攻打灵州城的赵楷,得知了西贼知西平府事曹勉求见。当然二话不说,立即召见了——他还以为曹勉是来投降的!

之前负责警戒的李辅臣已经来报告过了大批西贼骑兵逃离灵州城的事儿……所以赵楷估摸着灵州也有可能不战而取。

所以赵楷见到这个四十许岁,高鼻梁、深眼眶、卷毛发、白皮肤的汉人曹勉,就直截了当的问他是不是来投降的。

“好叫官家知道,曹某并非是来请降的,不是曹某要愚忠大白高国,而是时候未到,所以……”

“曹勉!”赵楷听得有点不耐烦,“事到如今,你还想在灵州坚守吗?”

“非也,”曹勉连忙摇头道,“灵州是否坚守,曹某说了也不算……自有一批灵州大族决定,曹某乃是归义军之后,瓜、沙二州才是曹某的家乡。”

“你的意思是……”赵楷问,“将来朕取归义军时,你再投降?”他点点头,“这样也行啊!”

什么就也行啊!

曹勉心说:这事儿咋还能预订啊!

“官家的大兵若至河西,西凉诸族当然不敢抗拒。”曹勉道,“但曹某今日却并非为自家之事而来,而是为大白高国西迁之事而来!”

“哦……”赵楷有点明白了,“西贼失了灵夏,也没办法在兴州立足了,准备西逃了?”

“必是西逃。”曹勉笑道,“想来陛下也不愿意挡他们西逃之路吧?”

“替西州回鹘和喀喇汗国挡吗?”赵楷笑着摇摇头,“朕不会那么干的。”

曹勉笑道:“陛下不如再下一道圣旨,封乾顺为西平王,河西节度使,安西、北庭大都护吧。”

这道圣旨一下,就等于告诉乾顺、察哥,你们走吧!

拿到这道圣旨,曹勉自然可以大大方方的回兴庆府……乾顺、察哥再六亲不认,也不会杀了替赵楷传旨的曹勉。

因为那无异于向大宋示威——走都要走了,再怎么干实在没有一点好处!

赵楷笑道:“西平王是后周封的,朕还是换个封号吧……就封李乾顺为平西王,河西节度使,安西大都护吧。”

平西王、西平王的,在曹勉看来也没什么区别,于是赶紧就替乾顺谢了恩。然后带着赵楷让随军的翰林书写的诏书,飞奔兴庆府而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