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赵良诚,还是你有种啊!(第2/3页)

这些塔楼再配合上扩大了编制的梁山水师(从108船扩到了216船),在运河封冻之前,就足以挡住再次南下的金兵,保住开封府的水路生命线了。

除了加强开封府周围的运河沿岸的防备,开封府的几处水门的防御也都加强了。其中汴河(东南段)进入开封府的上善水门和东水门(汴河一分为二入了开封府)外的护城河被开挖成了一个“护城湖”,周围还竖起了栅栏,堆起了女头墙,修建了箭楼。“护城湖”内则泊满了从东南开来的战船和纲船,俨然是一个“水军基地”。

赵明诚和李清照所乘坐的官船也被拦在了这处护城湖内——根据规定,他们乘坐的官船也必须接受检查,然后才能入城。

不过在赵明诚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以后,没过半个时辰,宫中派出的内侍就将他单独带进了上善水门。又过了不到半个时辰,他就出现在了皇宫大内的崇政殿中,见到了已经从三山浮桥前线返回的赵楷——现在三山浮桥前线竖着“殿帅赵不破”的认旗,不过实际上主持大局的则是何灌。

“赵明诚……高俅的死讯没有传开吧?”

赵楷一边看奏章一边说话的时候,眉头皱得紧紧的。他倒不是为了高俅之死难过,更不是为了赵桓提出的“死高俅北上抗金兵”的建议皱眉,而是又一次怀疑起了他的好大哥赵桓……这个赵桓也太足智多谋了吧?而且这思路也开阔,居然想到了海路伐金的点子!

而且这个赵桓对辽东沿海的地形仿佛非常熟悉,不仅提出了在复州关外建立据点的提议,而且还提出了由海路攻占觉华岛,威胁辽西走廊的建议……连觉华岛都知道,这个赵桓他不简单啊!

“回禀陛下,根据定王殿下所命,高俅的两位公子未曾替父发丧。”赵明诚斟酌着用词,“这个高太尉是真死还是假活,就由陛下做主了。”

真死还是假活?赵楷心想:这有区别吗?

“要不……就有劳高俅再假装活一段时间吧!”赵楷皱着眉头道,“高俅活着的时候没有机会为国尽忠,现在要死不死的却成了国家的栋梁,这也是他的造化。”

这就亲兄弟啊!赵明诚心说:都是一个路子……死都不让人安生!

“陛下所言极是,”赵明诚道,“高俅身受皇恩多年,生前无法报答,没想到死后却得报大恩了。”

赵楷点点头,看着赵明诚,在赵桓的奏章中把李清照的这个老公吹成了国家栋梁……他有那么厉害?不记得啊,唉,看来还是读书太少了,都不知道李清照的男人是抗金名将。

“赵卿,”赵楷看着赵明诚一副凶相,也觉得他也许真能打,于是就道,“你家也世受皇恩吧?”

这话听着怎么那么滲人呢?

赵明诚额头上的汗珠子都出来了,“陛下,臣家两代为官,的确深受皇恩。”

赵楷看着赵明诚问:“那你一定愿意去登州主持抗金吧?”

“臣……臣自然愿意抗金,”赵明诚连忙道,“可是臣书生,不知兵啊!”

看着有点怂啊!

赵楷望着赵明诚,心说:你家易安居士知道吗?她可是写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的千古名句的!

“愿意抗金就行,”赵楷决定再给赵明诚一个机会,“不知兵没有关系……不知可以学啊!朕一开始也不知兵,现在不已经知道一点了吗?那高俅高太尉更不知兵,如今已经名震北疆了!赵卿,你要向高俅好好学习啊!”

赵楷这个话其实没有恶意,只是在鼓励赵明诚。可是赵明诚听了却脊背发凉——高俅已经躺在棺材里了!和他学?那是要弄死吗?

“陛下,”赵明诚马上道,“臣已经想好了,臣虽不知兵,但臣亦不畏死!臣此去登州,虽无成功之把握,但却有成仁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