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记 山城走卒:娶妾记(第4/14页)

这个公司也从此大走红运,黄金、美钞真是“不尽长江滚滚来”了。孔二小姐看了也眼红起来,派人从中撮合,干脆由孔二小姐把她手下经营得并不很得力的贸易公司合并进去,再投一批资本。孔二小姐成了这个新公司的董事长,从此这个公司成了名副其实的孔家店了。他作为“孔家店”的总经理,那个神气劲是你想也想不出来的。几年工夫,不仅有五六层的新的贸易公司大楼盖了起来,还从商业资本转化成为金融资本,开办了一个名义上是私营实际上是半官营的国际银行。他不仅是商界的大老板,而且也是金融界的大亨了。不仅在洋广百货上是居于举足轻重的垄断地位,而且也在黄金、美钞和股票投机市场上成为马首是瞻的人物。他还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神通中,把一些小商行、小银行、小公司吃了进来,成为他的代理店、代销店,他的子公司、孙公司。现在来看我们这位上海滩的浮浪子弟、江西的剿共英雄变成的总经理,已经可以说面目全非了。你看,他由瘪三的精瘦身材到军人的魁梧奇伟,再到富家翁的大腹便便;你看,他从步行到坐叮叮当当的私包车,再到坐时新的小轿车;你看,他从竹夹壁墙的半洋式小公馆到货真价实的砖木结构的洋房,再到钢筋混凝土修造的、美观大方、有着各种近代化设备的大公馆。在温泉、黄山、林园的林阴里都修造起他的小巧玲珑的别墅。他的身体随着他的事业而膨胀,他的贪得无厌的野心也随着他的成功而膨胀,而他的娇妻美妾的队伍也随之而膨胀了。

慢着!你不是说他在上海有一个叫吴淑芳的老婆,并且在抗战开始的时候他通知他的老婆搬到内地逃难来了吗?想必这个大老婆一下成为他的顶阔气的大太太了吧?

才不呢!看起来,你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证明你这个人中了点中国的旧道德的毒。他的确是靠了上海那个叫吴淑芳的老婆才幸得不饿死,这是事实。但是据说根据美国的、英国的、日本的新道德,他是应该忘掉那个黄花老婆的,何况他的老婆根本没有能够搬到内地来。他现在是总经理,就应该讨几门和总经理身份相当的大家闺秀当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以及小星、爱妾。反正他的公馆别墅多,他的汽车又很灵便地把他送到这里那里。怎么还指望他还守着鳏夫的日子过,等待去接他的上海老婆来重庆呢?他早已忘记了在上海还有一个家,家里还有一个黄花老婆。何况,他还有理由叫我们相信,他的上海的家,从上海沦陷后就下落不明了。他是曾经写信叫他的老婆逃难到内地的,谁知道她为什么没有搬到重庆来呢?也许早就死了。这对他来说,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至于在重庆又讨了老婆,而且还讨了姨太太,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难道堂堂的一个总经理能够打光棍吗?能够只讨一个老婆而不娶几门姨太太吗?何况这些姨太太大都是对于他的事业发展起着特殊的帮助作用呢!

但是有一点,我却不准备为我们的总经理辩解,虽说他是“孔家店”的红人,我还是说老实话,瑕不掩瑜嘛。王聚财总经理继承了他爸爸的传统,酒、色、财、气,一应俱全。特别是对于女人有那么一种特别的嗜好。据说这又是和发财有天然的有机联系的。总之,王聚财总经理除开讨了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之外,还喜欢搞“金屋藏娇”这种古已有之的把戏。在几个别墅里现养着两三个“小星”,就是既年轻又漂亮的女郎,可是却没有办正式迎娶的手续,半明半暗。就是这样,这位总经理还不满足,总喜欢在各种舞会的场合,又看中了这个那个所谓名门闺秀,临时搞到大饭店去喝酒,反正不搞到天明是不会散的。同行的商人,半官半商的人,半军半商的人,总喜欢来奉承总经理,说他生就的是“桃花运”,是偷香窃玉的风流种子,总要搞几桩桃色事件才合乎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