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48(第4/7页)

即便所有人都认为她们铤而走险,她们疯狂,可当倪苏的身影出现在电影节内场,那些人却又对她敬重又刮目相看。

颁奖典礼开始前,整个《春列》团队也受邀参加了许多影片在电影节上的首映礼,譬如他们强大的竞争对手《珍珠港那一夜》、《狂想曲》等电影。

在倪苏入围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之前,她在国际上根本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透明;但在入围后,她的竞争对手——两位已经拿过国际影后的夏原裕子和利顿·艾尔玛,竟都在她们电影首映礼之后主动来跟倪苏问好。

她们对她说:“椿来这一角色被你演绎得灵动非常,倪苏,你是一个可敬的对手。期待答案揭晓的那最后一夜。”

夏原裕子和艾尔玛在国际上的地位远超倪梦,曾经有一届的戛纳电影节,倪梦便是败给艾尔玛,痛失戛纳影后。她们这样“屈尊降贵”地过来同倪苏搭话,或许有挑衅的意味,同时却也证明她们看见了她这个年轻的对手。

倪苏敢肯定,若非自己成功入围最佳女演员,这些国际大咖的眼睛绝不可能看得到她。

对手的挑衅更刺激了倪苏的神经,导致她在颁奖典礼的前一天,就开始亢奋紧张。

“有这么兴奋吗?”这反倒令倪梦有些惊讶,“我还以为你会认为我太冒进,现在就已经在计划起草,成功和失败的两种不同结果的公关稿。”

她反问:“怎么你看起来似乎比我更兴奋期待?”

倪梦最初并不怀疑女儿的杀伐果决和乐于冒险,直到《春列》杀青之后,她们在有关是否要死磕奥斯卡大导剧本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那一次,倪梦意识到:女儿在为野心冒险的同时,更愿意一步步稳打稳扎。

倪苏是愿意为了最后捕猎时刻,蛰伏数载的人。所以她在操作报送最佳女演员的同时,才为女儿留了一条后路,替她同时报送了最佳新演员。

柏林电影节没有过这样的先例,但这几年柏林电影节在不断尝试革新,先前甚至有将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演员合并为一个“最佳演员”奖项的试水。

倪梦认为,像这种试探改革的年份,可以冒进地试一试。

结果,竟真如她所愿,倪苏真的入围了双保险。

这是最好的结果,但倪梦并未提前和女儿沟通。她本认为以她们母女最近剑拔弩张的关系,以及倪苏自立的性格,她们会有一场争吵。

却不料,倪苏竟迅速接受,并同她一样对此燃起无限斗志。

面对母亲的疑问,倪苏笑了笑:“那只能证明你仍不够了解我。”

她说:“奥斯卡导演的新作不代表下一部仍是奥斯卡水准,并不值得我赌上事业发展去搏。但《春列》是我已经完成和珍视的作品,冲奖本就是不受人为控制的事,既然有机会拿最好的,当然就不必小家子气的自降番位去报女配。”

倪苏稳重却也自信,她告诉母亲:“椿来就是女主角,我才不会为了所谓的‘高获奖率’让她变成女配角。再说了,我们已经成功入围,我为什么还要矫情的生气?倪梦老师,在这方面,我很乐意与你携手去闯。”

少女看向她的目光熠熠发亮,仿佛能迸射出火花。

倪梦与女儿眼神相撞,不由勾起唇角。如同那一夜,她主动朝女儿伸出手:“那么,倪苏,祝我们首战好运。”

刹那,倪苏也想起了她们达成合作那晚的场景。

那时母亲也是这样向自己伸出手,她说:“让我既做你的母亲,也做你的伙伴。”

此时此刻,倪梦的目光仍旧是斗志昂扬又满怀期盼的。倪苏定定看向她,没有立刻伸出手,仿佛在思考仿佛在决定。

但最终——倪苏仍做了和那次一样的决定。

“倪梦老师,愿我们高飞。”她再度握住了倪梦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