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5页)

小太监若有所思地也向里头看了一眼,正见娜仁姿态轻松地倚着罗汉榻喝茶,倒不像是皇帝跟前说话,惬意得很,仿佛只是对待一个寻常的身份普通关系亲近的人。

最后有些话娜仁还是没有说出口——彼此心知肚明的,真要正儿八经地当个事劝,娜仁没经历过那样的苦,拿什么话来劝都是苍白无力的,莫不如干脆不提那个,说些旁的能叫人心情舒畅的话。

康熙也清楚,她是为了什么来的,等用过晚膳,娜仁要回去的时候,他送到影壁前,对娜仁道:“阿姐放心吧。”

不明不白的一句,却叫娜仁猛地把心都放下了,长舒了口气,又觉着眼睛酸酸涩涩地,好一会才哑声道:“我只盼你好好的。”

康熙笑着,眉眼神情温柔极了,“朕向老祖宗发誓要照顾阿姐一辈子,怎么敢不好好的呢?”

娜仁斜他一眼,轻哼一声,“谁用你护着。”

如此贫着嘴,康熙不忘叮嘱琼枝:“天儿渐热了,你主子若是贪凉,你可要劝住她。”又嗔怪娜仁一句:“皎皎都比你叫人省心。”

“知道啦。”娜仁无奈地应着声,抬步欲走,忽觉着心口砰砰地跳,分明沐浴在温暖的季春暖阳下,她却觉着后脊骨泛凉,只听琼枝焦急的声音:“主儿,主儿,怎么了?”

康熙见她登时面色煞白,忙走上来扶她一把,也急急唤:“阿姐,阿姐?”

“……无事。”娜仁拧着眉,回过神来,先安抚了她们两个,心口的慌劲还没过去,她强压下不知从何而来的慌乱感,道:“一时有些心慌,许是昨夜没睡好的缘故。琼枝,咱们回去吧。外头热,你也不必送了,回去吧,不是还有奏折没有披阅完吗?”

康熙还是放心不下,命人去传唐别卿过来,娜仁道:“回去了再传也一样,我也想回去躺一躺。”

无奈之下,康熙只得点头。

不过娜仁这一阵子心口慌得蹊跷,唐别卿诊脉也没诊出什么来,娜仁素来了解他,对人的情绪也敏感,看得出来他心中也存着疑。

但康熙在这,唐别卿和太皇太后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些年都保持的十分稳固,又有娜仁与他的情分加成,他睁着眼睛说起许是时气不好惹出了旧病时,倒也不慌不乱的,可信得很。

至少康熙就信了。

眼见他满怀愧疚的模样,娜仁忙道:“快别这样,我到觉着心慌得怪得很。唐别卿你替皇上看看,皇上面色不大好。”

康熙后知后觉,轻叹道:“许是着急了的缘故。”

他面色确实难看得很,这会分出神来在自己身上,便觉着后心发凉,心底深处有一种不祥之感。

他与娜仁二人对视两眼,神情都有些微妙。

直到后来,边关的战报传回来的时候,康熙竟然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他心无端地怦怦直跳,颤着手展开那封奏折,几次也没能顺畅打开。

梁九功屏声息气地站在一旁,只听啪的一声,折子落了地,他惊惶地抬眼去看康熙,却见康熙脸上迅速没了血色,双眼圆睁,带着些惊恐。

“皇上?”梁九功低低唤了一声,康熙眼圈迅速一红,哑声道:“研墨。”

梁九功没敢多说什么,低眉顺眼地“嗻”了一声,上前小心地替他研墨,康熙拾笔,却没在折子上批复,干脆地取了一道空白圣旨出来,龙飞凤舞地大字掩盖着主人心中的惊慌。

直到晚间,娜仁听底下人说了,才知道隆禧在前线受了伤,一只冷箭直直冲着心口窝去的,伤势——不大好。

若算算日子,正是她平白无故觉得心慌的那一日。

娜仁手尖发颤,好一会才找回声音,哑然道:“如今如何?可是要回京了?”

豆蔻应着,“是,皇上已经下旨,命人护送纯亲王回京养伤。听闻已经拔了箭,想是没什么大碍,娘娘不要太担心了。”